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栩为悼念友人郭伯山所作的挽词。诗中表达了对逝者才华横溢却英年早逝的惋惜之情,以及对友人高尚品格和忧国忧民精神的敬仰。"叹息名流远"直接表达了对郭伯山这样的名士离世的哀叹,"西园事亦新"暗示了友人生前可能在政事或学术上有所建树,但已成过往。"辟书三度晚,归计一庭春"描绘了友人多次被征召却未能及时归乡的情景,暗含其壮志未酬的遗憾。"魂结忧边梦"进一步揭示了郭伯山的爱国情怀,他的精神仿佛化为边疆的忧虑。"真传苦学身"赞扬了他刻苦学习、追求真理的精神。最后两句"双峰寒改色,应为失高人"以自然景象作结,表达了诗人认为山川也为失去这样一位高洁之士而为之黯然,形象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深怀念。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戴栩对故人的深情缅怀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