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声甘州.十月返湖庐,晚菊尚馀数种,幽媚可怜

慰归来岁宴肯华予,寒芳靓幽姿。

剩青霞微晕,残妆乍整,仍自矜持。

休更销魂比瘦,惆怅易安词。

洁白清秋意,九辨难知。

我是辞柯落叶,任飘零逝水,不忆东篱。

早芳心委尽,翻怯问佳期。

看灯窗、疏疏写影,算一年、今夜好秋时。

平生恨、尽凄迷了,莫上修眉。

形式:

鉴赏

这首《八声甘州·十月返湖庐,晚菊尚馀数种,幽媚可怜》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陈曾寿所作。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深秋时节湖庐晚菊的景象,通过对菊花的赞美,寄寓了对时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情感。

"岁宴肯华予",开篇即点出时令已至岁末,但仍有晚菊盛开,给予诗人慰藉。"寒芳靓幽姿",形容菊花在寒冷中展现出的清雅之美,"剩青霞微晕,残妆乍整,仍自矜持",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娇艳与含蓄,仿佛一位素颜女子在秋风中保持着矜持的姿态。

"休更销魂比瘦,惆怅易安词",诗人借用李清照的词境,感叹菊花虽美,却难以抵挡岁月的消磨,流露出淡淡的哀愁。"洁白清秋意,九辨难知",借洁白的菊花象征清高之意,暗示了对人世沧桑的深沉理解。

"我是辞柯落叶,任飘零逝水",诗人以落叶自比,表达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即使如菊花般凋零,也不再向往东篱的隐逸生活。"早芳心委尽,翻怯问佳期",揭示了诗人对美好时光不再的无奈,以及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恐惧。

"看灯窗、疏疏写影,算一年、今夜好秋时",诗人借观灯之景,寓言人生的短暂,今夜的秋色虽美,却也预示着一年将尽。"平生恨、尽凄迷了,莫上修眉",最后以深深的遗憾和自我劝慰收尾,表达了对过去遗憾的追悔和对未来生活的淡然。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描绘晚菊的美丽和凋零,寓言人生的无常和哀愁,展现了诗人深沉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1192)

陈曾寿(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复志、焦庵,家藏元代吴镇所画《苍虬图》,因以名阁,自称苍虬居士,状元陈沆曾孙。光绪二十九年进士,官至都察院广东监察御史,入民国,筑室杭州小南湖,以遗老自居,后曾参与张勋复辟、伪满组织等。书学苏东坡,画学宋元人。其诗工写景,能自造境界,是近代宋派诗的后起名家,与陈三立、陈衍齐名,时称海内三陈

  • 字:仁先
  • 号:耐寂
  • 籍贯:湖北蕲水县(今浠水县)巴河陈家大岭
  • 生卒年:1878~1949

相关古诗词

烛影摇红

寂寂苔枝,断无人处红犹遍。

向来开谢不曾知,那记东风换。

冷落清歌芳盏,也销除、伤春泪眼。

试灯风起,冻雨疏疏,閒阶任满。

绰约幽姿,折来还供寒窗畔。

依然著意试新妆,小萼猩唇点。

独自伶俜应惯,奈轻移、锁愁庭院。

剩回肠后,无语移时,者回相见。

形式:

烛影摇红

薄命芳菲,更无啼处孤鹃悄。

疏钟凉满五更心,历历单衾晓。

愁雨愁风吟稿,算东皇、何曾知道。

蛮笺蚀尽,象管枯时,幽窗斜照。

遮莫阴晴,眠蚕吐尽丝方了。

多生误住有情天,谁信瞢腾好。

百计难扶颠倒,悔东园、苔綦曾到。

一番梦醒,清泪无痕,芳尘重扫。

形式:

临江仙

明月寺前明月夜,依然月色如银。

明明明月是前身。回头成一笑,清冷几千春。

照彻大千清似水,也曾照彻微尘。

莫将圆相换眉颦。人间三五夜,误了镜中人。

形式:

踏莎行.庚午三月十一曰,梦见桃花数十株,落红乱飞

飘接梅魂,落先絮舞,缤纷万点桃花雨。

斜阳影里不胜红,沉沉梦与斜阳去。

前度刘郎,去年崔护,伤心等是无凭据。

林塘容有再来时,不辞泪眼长凝伫。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