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月.蛟桥望月

月儿圆也。趁金风,舒皓彩,碧空斜挂。

浸著两溪玉浪,一城霜瓦。

水楼上,招红袖,许多妖冶。閒话、都笑蟾孤兔寡。

桥头月下。记当年,周子隐,曾将虎射。

千古灵旗飒飒,英姿堪画。

到而今,嗟满目,渔村蟹舍。涛声、偏只共更声打。

形式: 词牌: 秋夜月

鉴赏

这首《秋夜月·蛟桥望月》是清代词人陈维崧所作,描绘了深秋夜晚在蛟桥上望月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诗意与情感。

词的开篇“月儿圆也”,直接点明了月圆之夜的主题,随后通过“金风”、“皓彩”、“碧空”等词语,营造出一幅宁静而清冷的秋夜景象。接着,“浸著两溪玉浪,一城霜瓦”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月光比作玉浪,将霜覆盖的屋顶比作霜瓦,形象地描绘了月光洒落大地的美丽景象。

“水楼上,招红袖,许多妖冶”一句,通过想象中的水楼和红袖女子,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增加了词的情感色彩。接下来的“閒话、都笑蟾孤兔寡”则以幽默的口吻,表达了对月亮孤独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寂寞。

“桥头月下。记当年,周子隐,曾将虎射”几句,引入了历史人物周子隐的故事,增加了词的历史深度和文化内涵。而“千古灵旗飒飒,英姿堪画”则赞美了周子隐的英勇形象,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最后,“到而今,嗟满目,渔村蟹舍。涛声、偏只共更声打”则是词人对当下景象的感慨,渔村蟹舍的宁静与涛声、更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同时也流露出词人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

整首词通过对月夜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词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佳作。

收录诗词(1701)

陈维崧(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骈文作家。清初诸生,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授翰林院检讨。54岁时参与修纂《明史》,4年后卒于任所

  • 字:其年
  • 号:迦陵
  • 籍贯:宜兴(今属江苏)
  • 生卒年:1625~1682

相关古诗词

帝台春.送原白侄北上

新草淡绿。翩翩荡前席。

一带柳条,也似愁人,春初为客。

笑脸迎风濯晓露,夹道舞、著鞭无力。

过黄河、岸隔三春,旅同寒食。愁消释。凭酒力。

闷堆积。成诗癖。

且索米长安,携琴辇下,遥指五云凝碧。

询及卿家有痴叔,蓬户远与京华隔。

问何日归来,漫重寻泉石。

形式: 词牌: 帝台春

铜峰叠翠

嵯峨不与众山邻,远睹云根接地轮。

倚县作屏横翠黛,绕溪浮影压金鳞。

层层雨洗天同色,曲曲风回谷应春。

我欲往寻袁令迹,薜萝环接石苔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清平乐.秋晓,和海闾香词

罗帏凉到。窗外闻鸡早。

残月半规斜枕照,有梦也应草草。

分明帐绣芙蓉,独眠人起谁同。

试约生香衣扣,又添一夜西风。

形式: 词牌: 清平乐

忆江南.忆别

匆匆别,回首画桥西。

欹枕断帆连夜雨,乱山残月五更鸡。此际倍相思。

形式: 词牌: 忆江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