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长沙冢宰蒙古司寇陈侍郎璧左京堂孝同于京堂式枚张观察鹤龄置酒龙树寺祝广雅尚书生日

天上秋多驻影迟,清谈终宴不知疲。

良辰乐事难兼得,胜地名流极一时。

北阙烟尘仍满目,东山宾客尽能诗。

时危报国须强健,莫遣霜华上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京城龙树寺为广雅尚书祝寿的宴会上的场景与情感。首句“天上秋多驻影迟”,以秋天的景色起笔,暗示宴会的氛围庄重而悠长,仿佛时间在这一刻被延长,人们沉浸在美好的交谈中。接着,“清谈终宴不知疲”进一步强调了聚会的愉悦与轻松,即使到了宴会结束,参与者仍意犹未尽,没有感到疲惫。

“良辰乐事难兼得,胜地名流极一时”两句,表达了对这次聚会的珍视和对美好时光的感慨。意思是这样的良辰美景与欢聚时刻难以两全,而此时此地聚集的都是名流雅士,共度这难得的一刻。

“北阙烟尘仍满目,东山宾客尽能诗”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宴会内外的不同景象。北阙象征朝廷,烟尘可能暗指政治局势的动荡,而东山宾客则代表了聚会中的文人雅士,他们才华横溢,皆能吟诗作赋。这一对比,既反映了宴会的高雅与文采飞扬,也隐约透露出对现实政治的忧虑。

最后,“时危报国须强健,莫遣霜华上鬓丝”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与会者健康长寿的祝愿。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诗人鼓励大家保持强健的身体,以便更好地为国家效力,避免岁月的痕迹过早出现在鬓发之上,寓意着对未来的期许与对当下责任的担当。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宴会的盛况,还蕴含了对时局的思考、对友情的珍惜以及对个人修养的追求,展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精神风貌。

收录诗词(263)

李希圣(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三六桥归浙江

尚书邸第初相见,侧帽单衫中酒时。

已分从容陈大计,居然意气感深知。

故人海上多奇节,危局长安似弈棋。

便欲挂冠乘兴去,与君先作鹿门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读书

莫从有字句处读,劝君须读无字书。

世上俗儒宁解此,拖姜转土注虫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

前诗有漏义作此补之

心地须收横草功,千门万户一时通。

从来绝世神奇理,却在寻常字句中。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冒鹤亭属题填词图

残山剩水送春过,独倚危栏唤奈何。

认取旧时肠断处,斜阳烟柳已无多。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