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奉酬黄泰之状元见寄

千佛经中第一人,明光前殿奏雄文。

论心讵止称三益,识面端能胜百闻。

畴昔清谈如扣玉,只今佳句欲凌云。

高情已出苏州右,未用清香扫地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翻译

他是千佛经中的第一人,在明亮的前殿吟诵着雄壮的文章。
他的论心之道不仅被誉为有益于三人,初次见面就足以超过百闻的名声。
昔日的清谈如同敲击美玉,如今的佳句更是直冲云霄。
他的高尚情操已经超越了苏州的人物,无需再用清香扫地来彰显他的才华。

注释

千佛经:一部包含众多佛像的经书。
第一人:最杰出的人。
明光:明亮的光芒。
前殿:宫殿的前厅。
雄文:雄壮的文章。
论心:谈论内心的想法。
三益:有益于三人的赞誉。
识面:初次见面。
百闻:极高的声誉。
畴昔:往昔,从前。
清谈:高雅的交谈。
扣玉:比喻清脆悦耳的言辞。
凌云:直入云霄,形容文章高妙。
高情:高尚的情操。
苏州右:超越苏州的人物(可能指在某方面非常出色)。
清香:芬芳的香料。
扫地焚:用香扫地,古代习俗表示尊敬或庆祝。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喻良能写给黄泰之状元的和韵之作。首句“千佛经中第一人”赞扬了黄泰之在学问上的卓越成就,如同千佛经中的佼佼者。次句“明光前殿奏雄文”描绘了他在重要场合发表文章的威仪与才情。

“论心讵止称三益,识面端能胜百闻”进一步称赞黄泰之不仅在学术上见解独到,能给人以深刻启发,而且他的个人魅力超越了一般人的言谈见识。诗人用“畴昔清谈如扣玉”形容他过去的交谈犹如敲击美玉,声音清脆,意蕴丰富;“只今佳句欲凌云”则赞美他现今的诗句更是意境高远,如同直冲云霄。

最后两句“高情已出苏州右,未用清香扫地焚”表达了对黄泰之高尚品格的推崇,认为他的情操已经超越了苏州的名士,暗示他的才华和人品都值得尊敬,不必用焚烧香料的方式来表达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赞美黄泰之学识、才情和品格的诗,语言优美,富有敬意。

收录诗词(864)

喻良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季直小疾初愈见寄

暌违才一日,怀想似三秋。

忽得五字句,真成百不忧。

荷花要同赋,竹径拟清游。

明夜月华满,杖藜能过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次韵季直弟春日雪

休惊双鬓二毛加,且喜东君发物华。

未向林梢开嫩叶,先于檐际舞飞花。

鼠须正好书春帖,蟹眼偏宜试露芽。

便欲扁舟访安道,不堪山驿水程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次韵季野弟蜡梅

媚色全胜柳,孤标半似梅。

蕊寒金粉腻,香重麝脐开。

徐笔那能画,并刀未易裁。

扶头中酒味,安得一枝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次韵林参议七月七日见示新作

晓雨初过溽暑收,微云澹月作新秋。

清风政对三休阁,绝景还思八咏楼。

缑岭当年乘白鹤,银河此夕渡痴牛。

寿觞一举烘堂乐,净洗胸中万斛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