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答李啬生二首(其二)

淮南饥岁奈愁何?湫隘贫官感倍多。

精卫漫衔填海土,鸾凰自上觐天坡。

谈经草长先生带,混迹流随举世波。

一夕吟诗渡江岸,僧庐幽处拟同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淮南饥荒之年,面对贫困与愁苦时的深刻感受。首联“淮南饥岁奈愁何?湫隘贫官感倍多”,开篇即以强烈的对比手法,将饥荒的苦难与官府的贫困感描绘得淋漓尽致,表达了对社会不公的深切忧虑。

颔联“精卫漫衔填海土,鸾凰自上觐天坡”,运用了两个典故,精卫填海和鸾凤高飞,象征着个体力量的微小与理想追求的艰难,同时也暗示了诗人虽身处困境,仍怀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颈联“谈经草长先生带,混迹流随举世波”,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他虽然身在尘世,却保持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道德的坚守,如同草长经年的坚韧,同时也感叹于世事如波涛般难以把握,体现了诗人既超脱又入世的人生态度。

尾联“一夕吟诗渡江岸,僧庐幽处拟同过”,则以具体的行动和意向收束全诗。诗人深夜吟诗,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探索与追求,而“拟同过”的愿望,则寄托了他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以及与僧侣共同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象征意象,展现了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个人情感体验和社会关怀,体现了清代文人对于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741)

姚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与方苞、刘大櫆并称为“桐城三祖”。一字梦谷,室名惜抱轩(在今桐城中学内),世称惜抱先生、姚惜抱。乾隆二十八年(1763)中进士,任礼部主事、四库全书纂修官等,年才四十,辞官南归,先后主讲于扬州梅花、江南紫阳、南京钟山等地书院四十多年。著有《惜抱轩全集》等,曾编选《古文辞类纂》

  • 字:姬传
  • 籍贯:安徽桐城
  • 生卒年:nài)(1731~1815

相关古诗词

游隐仙庵二首(其一)

我来重值桂花期,白发青山载酒卮。

物候荣华谁作使?人生天地偶栖迟。

旧游行辈成千古,问讯知交又一时。

早识今宵亦陈迹,当筵笑口合题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游隐仙庵二首(其二)

衰慵自分百无堪,赖有群贤胜共探。

几度花开醉花下,三年江北忆江南。

斜阳曳杖行黄叶,明月闻钟转碧岚。

最爱交枝横曲径,随园西到隐仙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门人谈承基吴刚周承祖阮林邀游摄山宿般若台二首(其一)

共邀衰弊入秋山,绝顶峰高不可攀。

怪石自穿云片片,暗泉时绕径潺潺。

霞天岫远层开碧,林谷霜初小作斑。

我卧更欣诸子兴,宵分联步月岩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门人谈承基吴刚周承祖阮林邀游摄山宿般若台二首(其二)

春林花落鸟啼喈,记别山堂下佛阶。

岁月老真催竹箭,霜风秋更踏芒鞋。

珍台翠碧开千仞,松响泉声合两崖。

此地故人生死隔,举将禅衲亦伤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