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亭为王行俭令祖题

百年清望忆河汾,人去亭空见此君。

素节尚存知耐雪,新枝初长已凌云。

色侵苔径红尘隔,光泛芹塘翠影分。

此日披图重怀仰,无因林下挹馀芬。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明代杨荣的《竹亭为王行俭令祖题》描绘了一幅竹子清雅的画面,表达了对故人的怀念和对竹子高洁品质的赞美。首句“百年清望忆河汾”以竹子的清高品格,联想到黄河与汾水边的风土,寄寓了对王行俭令祖的高尚人格的追忆。次句“人去亭空见此君”,通过空荡的亭子,强调了竹子在人事变迁中的永恒存在。

“素节尚存知耐雪,新枝初长已凌云”两句,进一步刻画竹子的坚韧与挺拔,即使在寒冬也能保持洁白的节操,新生的枝条已然直插云霄,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生命力。接下来,“色侵苔径红尘隔,光泛芹塘翠影分”描绘了竹子的翠绿色彩穿透青苔小径,映照在静静的芹塘上,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格外清新脱俗。

尾联“此日披图重怀仰,无因林下挹馀芬”表达了诗人今日再次观赏画中竹子时,心中充满敬仰之情,遗憾未能亲临竹林中感受其芬芳,流露出对竹子精神的深深敬佩和向往。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充分展现了竹子的高洁形象和诗人的情感寄托。

收录诗词(451)

杨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罗照磨南归

薄宦经年白发生,遥辞岭外觐神京。

谢官自拟从元亮,抱病谁怜似长卿。

要路青云非旧梦,閒鸥野水有新盟。

还闻三径多松菊,相对秋风兴转清。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和荅俊斋乡先生二首(其一)

不羡蒲轮迓鲁申,岂图黄阁画麒麟。

暮云春树无穷意,鹤发童颜尚健身。

行谊己知超俗士,才华真足任词臣。

山林自得优游乐,八十年踰又几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和荅俊斋乡先生二首(其二)

夙慕青云志己申,敢期瑞世比祥麟。

恩荣有幸遭明主,效报无能愧此身。

位重公孤叨宰辅,职兼翰苑忝儒臣。

佳章远寄逢新岁,凤历初颁第五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廖自廉赴沅江训导

捧檄趍朝鬓已苍,儒官南去入沅湘。

蓟门祖帐逢朝雨,汉口征帆度夕阳。

秋入楚山黄叶落,风生鲁泮碧芹香。

宦情莫厌寒毡薄,老去清閒兴味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