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丝曲

暮雨霏霏春漠漠,风断残丝上阿阁。

洛阳娇儿阿落家,绣户深栊垂罗幕。

垂杨映户金铺鸣,海燕差池梨花落。

王孙有情归不得,岸草江花送春色。

春尽秋来无与同,空戏残丝泪盈臆。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残丝曲》描绘了一幅凄美的春末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暮雨、春风、垂杨、海燕、梨花等自然元素,以及人物的情感世界。

首句“暮雨霏霏春漠漠”,以“霏霏”形容雨的细密,“漠漠”则描绘出春日的朦胧,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接着“风断残丝上阿阁”,“残丝”可能象征着即将凋零的生命力,与“阿阁”(高阁)形成对比,暗示着美好事物的短暂与脆弱。

“洛阳娇儿阿落家,绣户深栊垂罗幕”,将场景转向一个闺中女子,她生活在繁华的洛阳,却只能在绣户深栊中,透过垂下的罗幕,感受外面的世界。这里运用了对比手法,将外界的春景与闺中的寂寞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垂杨映户金铺鸣,海燕差池梨花落”,进一步描绘了室外的春景。垂杨映照在门户之上,金铺(门上的装饰)似乎也因这美景而发出声响。海燕在空中飞翔,梨花随风飘落,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又略带哀愁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也暗含了时光流逝、生命易逝的主题。

“王孙有情归不得,岸草江花送春色”,这里的“王孙”借指那些渴望自由、追求爱情的人们,他们或许有着美好的愿望,却无法实现。岸上的草、江边的花,它们虽能见证春色的更迭,却无力改变命运的轨迹。这一句表达了对自由与爱情的向往,以及面对现实束缚时的无奈和伤感。

最后,“春尽秋来无与同,空戏残丝泪盈臆”,点明了主题。春天终将过去,秋天到来,一切美好都将消逝,只剩下空虚和泪水。这不仅是对自然季节变换的感慨,也是对人生无常、梦想破灭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既美丽又充满哀愁的世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短暂性的感慨,以及对自由、爱情的渴望与无奈。

收录诗词(123)

释今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染丝上春机

紫泽青薄生细英,黄莺啄尽垂杨叶。

青苗遍踏拨春花,昼捲流霞对残蹑。

沉丝素縠生水纹,重带铰刀裁白袷。

治丝为爱不新时,幸及君年正华悦。

形式: 古风

寄止言师

閒窗摇众草,炯炯对双眸。

一隔悬灯夜,山庭又罢秋。

片心幸可照,清句贮难酬。

师病曾何有,残躯翻见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大牛师以书示却答

洽久志弥喻,钝根尘易侵。

那堪暂离索,摇落对秋深。

渐老衰偏觉,向山悲且吟。

昨来缄数字,应感恤初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许离相之苏州

山中了夙愿,昨岁请经时。

买得江南画,云山欲见之。

衣轻夏体快,载重粤帆迟。

五月吴门上,思家因荔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