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邑造士陈汝登之军中

汉家烽火在边庭,才子西行独请缨。

自是寸心怀补报,也将孤剑学从征。

天门久欲陈三策,沙漠今看论五兵。

莫对泮林愁此别,他年还著锦衣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恭的《赠邑造士陈汝登之军中》描绘了一位才子陈汝登主动请缨,奔赴边疆战场的情景。首联“汉家烽火在边庭,才子西行独请缨”以汉代烽火为背景,展现出壮志男儿的英勇与决心,陈汝登独自踏上征途,表现出他的豪情和担当。

颔联“自是寸心怀补报,也将孤剑学从征”进一步揭示了陈汝登内心的热情和信念,他怀抱报国之心,效仿古人持剑从军,准备以实际行动来报答国家和民族的期望。

颈联“天门久欲陈三策,沙漠今看论五兵”暗示陈汝登有着深远的战略思考和军事才能,他期待在边疆施展才华,提出有效的策略,指挥军队对抗敌军。

尾联“莫对泮林愁此别,他年还著锦衣荣”则是对陈汝登的鼓励和祝愿,希望他在军中不要因离别而感伤,坚信将来他会因战功显赫而荣耀归来,穿着华丽的锦衣。

整首诗赞扬了陈汝登的爱国精神和军事抱负,同时也寄寓了诗人对友人出征的殷切期待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328)

王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 字:安仲
  • 籍贯:长乐沙堤
  • 生卒年:1343-?

相关古诗词

典幕席上同高漫士奉和王尹元旦密州忆子诗

张掖何人独冠军,远随征骑入边尘。

天涯柏酒愁中断,寒尽椒花客里春。

鲁国山河应独望,甘州风物更谁亲。

斑衣此日棠阴下,骨肉何须叹越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奉寄龙门高漫士牧隐二先辈

玩宇平临半占峰,清晖遥映翠微松。

云来鸡屿应还倦,鸟下龙门去亦慵。

池草任随吟处长,江花偏待醉时逢。

十年自笑无家别,谁念沧浪远寄踪。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挽陈方山先辈

七闽冠盖盛繁华,白首温陵独寄家。

爱客尚悬高士榻,隐居唯种故侯瓜。

归魂杳杳乡林晚,旅榇迢迢驿路赊。

谁料别来成叹逝,九原长望使人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寄别陈志鸿罢官归高凉(其一)

解印行歌出将营,千军流泪共含情。

邹阳书上谁称屈,王粲才高赋谩成。

天连故国铜鱼远,霜落寒江白雁鸣。

自愧神交惊此别,不堪离恨更沾缨。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