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六尘缘影政堪嗟,二竖乘虚势益加。
忆昔鼻头能出火,即今眼底已生花。
妇言伐性多因酒,医戒伤生少试茶。
悟罢本来安得病,角弓谁使认为蛇。
这首诗名为《卧疴》,是宋代诗人罗与之所作。诗中以个人身体状况为切入点,表达了对生活琐事和人性弱点的反思。
首句“六尘缘影政堪嗟”,六尘象征世间的纷扰和诱惑,诗人感叹自己被这些尘世烦恼所困扰。次句“二竖乘虚势益加”中的“二竖”是中医术语,指疾病,这里形象地描述了病魔趁虚而入,病情加重的情景。
第三、四句“忆昔鼻头能出火,即今眼底已生花”通过夸张的手法,回忆过去健康时的活力(鼻头出火可能是指精力旺盛),与现在视力减退(眼底生花)形成对比,暗示身体的衰退。
第五句“妇言伐性多因酒”,指出过度饮酒导致性格受损,反映了诗人对酗酒后果的自责。第六句“医戒伤生少试茶”则表示医生告诫要节制,但诗人却难以戒除饮茶的习惯,流露出对健康的忧虑。
最后两句“悟罢本来安得病,角弓谁使认为蛇”,诗人领悟到病痛源于内心,如果能看破红尘,自然无病。然而现实中的忧虑和误解(如将弓箭误认为蛇)又让他深感无奈,寓言般地揭示了内心的纠结。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个人的疾病经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弱点的自我反省,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不详
雪后寒犹劲,书窗怯暂开。
因沽江畔酒,姑见竹间梅。
岁月峥嵘去,衰颓次第来。
谁能忧许事,杖屦且徘徊。
林深氛杂不相关,众建芳馨两庑间。
月榭琴弹新制曲,晓窗画展旧游山。
凄凉风满竹十个,的皪春归梅一班。
可笑野人无系累,机心犹在钓鱼湾。
信步独幽寻,春山野雾深。
鸟啼如唤仆,泉响似鸣琴。
日暖草争秀,风狂花不禁。
却嫌荒僻地,无酒与春斟。
客行困泥潦,山堠不胜长。
孰使雨点暴,更令风力狂。
时危嫌店远,日暮觉程忙。
身世摧颓甚,艰难已备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