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陈季陵觅酒二首(其一)

西风曾未入梧楸,已有骚人怨凛秋。

草赋未为伧父语,破愁宜召曲生谋。

君方负笈金陵去,我欲乘桴沧海浮。

后夜月明应好在,一樽能为辍行不。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翻译

西风还未吹过梧桐和楸树,诗人已因秋意而哀怨。
即使写草木的诗并非粗俗之言,也需要找擅长音乐的人来化解愁绪。
你正要背着书箱去金陵,我打算乘船漂泊到大海。
深夜月光应该很好,那时我们能否共饮一杯,停下前行的脚步?

注释

西风:秋风,指初秋的凉风。
骚人:文人,这里指有才华的诗人。
伧父:粗鄙之人,这里指不通文墨的人。
曲生:善歌者,擅长音乐的人。
负笈:背着书箱,形容外出求学或游历。
金陵:古都南京的别称。
沧海:大海,象征广阔的未知。
后夜:深夜。
一樽:一壶酒,借代饮酒。
辍行:停下前行,指暂停行程。

鉴赏

这首宋诗以秋风起兴,描绘了一幅萧瑟的秋景,诗人陈棣借此表达对友人陈季陵离别的感伤与对相聚的期待。首句“西风曾未入梧楸”写出了秋风尚未侵入梧桐和楸树,但已带给人深深的寒意,暗寓了季节的转换和离别的氛围。

“已有骚人怨凛秋”一句,借用“骚人”这一典故,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哀怨之情,暗示了友人即将离去的忧郁心境。“草赋未为伧父语”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文雅,表示即使面对离愁,他们也不愿用粗俗的语言来表达,而是希望通过诗歌来寄托情感。

“破愁宜召曲生谋”中,“曲生”指擅长音乐的人,诗人建议通过音乐和宴饮来排解离愁,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对聚会的渴望。

“君方负笈金陵去”点明友人即将远赴金陵求学,而“我欲乘桴沧海浮”则表达了诗人自己想要追随友人,一同漂泊江湖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执着。

最后两句“后夜月明应好在,一樽能为辍行不”设想了月夜下共享美酒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希望在友人离去后,他们还能在明亮的月光下重聚,共饮一杯,以此来暂时忘却离别的愁绪。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秋风、离别、音乐和月夜等元素,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谊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期待。

收录诗词(217)

陈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次韵陶几道喜雨

环佩来从十二峰,飞廉清道驾丰隆。

已占月魄离星次,欲采民谣咏雨濛。

健笔输君三峡峻,新凉许我一樽同。

豚蹄斗酒无多诮,神报邦人亦已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次韵梅花四首(其四)

爱花长苦恼天君,政恐因花赋洛神。

江上风霜方破腊,岭头冰雪已回春。

故人远信来千里,浪蕊凡香隔一尘。

天与孤高超世俗,肯将剩馥乞蜂臣。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梅花四首(其三)

镂玉凝酥若未匀,南枝髣髴露天真。

横陈月下无双影,占断人间第一春。

屈子浪吟兰畹佩,韩公羞卜杏花邻。

广平见谓心如铁,翻学高唐草赋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次韵梅花四首(其二)

冻合千林暖未回,一枝先见腊前梅。

寒溪淡月凭谁赏,冷蕊疏香不自媒。

赖有此君为伴侣,略无凡卉作舆台。

攲危百折江头路,应为多情得得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