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五柳庄前霜叶枯,归来三径已荒芜。
自书甲子纪正朔,世上那知刘寄奴。
这首诗描绘了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深刻感慨与敬仰。首句“五柳庄前霜叶枯”,以五柳庄为背景,霜叶枯萎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萧瑟的氛围。接着,“归来三径已荒芜”进一步强调了时间的流逝,陶渊明归隐后,曾经熟悉的路径已经荒废,暗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自书甲子纪正朔”一句,展现了陶渊明自我记录时间的方式,通过书写年月来标记时间的流转,体现了他与世无争、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最后一句“世上那知刘寄奴”则表达了对陶渊明隐居生活不被世人理解的感慨,将陶渊明与历史上著名的篡位者刘裕(小名寄奴)相提并论,突出了陶渊明坚守本心、远离权力斗争的高尚品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隐居生活的描绘,表达了对诗人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生活的赞美与敬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于历史人物命运的深沉思考。
不详
春日迟迟,昭明有融。茀厥丰草,零露浓浓。
春日载阳,休有烈光。菶菶萋萋,零露瀼瀼。
父兮母兮,怀允不忘。念其先人,经营四方。
死生契阔,我心忧伤。
春日迟迟,燕燕于飞。野有蔓草,维叶萋萋。
母也天只,恩斯勤斯。长我育我,鬻子之闵斯。
欲报之德,如之何弗思。庶几夙夜,我心不违。
春日迟迟,葛生蒙楚。母曰嗟予季行役,适彼乐土。
谁其知之,爰得我所。有纪有堂,筑室百堵。
自堂徂基,于河之浒。相其流泉,泉源在左。
于我居处,西南其户。
春日迟迟,乃寝乃兴。焉得谖草,殖殖其庭。
子兮子兮,靡依匪母。子有酒食,尝其旨否。
左右秩秩,其俎孔硕。南有嘉鱼,或燔或炙。
令妻寿母,陈馈八簋。洽比其邻,式燕且喜。
岂弟君子,有孝有德。敬慎威仪,其仪不忒。
天锡纯嘏,如冈如阜。如松柏之茂,俾尔炽而昌。
保艾尔后,俾尔耆而艾,以介眉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