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病来形转瘦,老忘出家年。
对客多无语,贪闲懒赴缘。
一斋能过日,几世已修禅。
住傍观音阁,门前有井泉。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翁卷赠给普觉院道上人的作品,主要描绘了诗人的身体状况和心境。"病来形转瘦"表达了诗人因病而消瘦的身体状态,显示出生活的艰辛或内心的忧虑。"老忘出家年"则流露出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出家生活的淡然态度。
"对客多无语,贪闲懒赴缘"进一步揭示了诗人的性格特点,他面对客人常常沉默寡言,更愿意享受清闲,不愿过多地应酬世俗之事。"一斋能过日"表明诗人过着简单的生活,每日在静谧的斋堂中度过,足见其修行的决心。
"几世已修禅"暗示诗人可能已经历过多次轮回,对佛法有着深厚的理解和修炼。最后两句"住傍观音阁,门前有井泉"描绘了普觉院的环境,宁静的观音阁和门前的井泉,都烘托出诗人所处的清幽禅境。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对出家生活的热爱与执着,以及对禅修的追求。翁卷的笔触简洁而深沉,富有哲理。
不详
一字灵舒。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尽,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四岩集》,《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燕本昔如此,清名千载垂。
谁将囊米施,自拾束薪炊。
柳影连山阁,湖波浸竹篱。
朝昏无别事,只是欲吟诗。
日日湖波畔,群鸥相共闲。
全家皆好佛,独坐或看山。
晒药嫌云在,留僧带月还。
有时乘小艇,忽入到城间。
松边自掩扉,卖药罢方归。
教客认仙草,笑人求紫衣。
惜琴眠处放,玩易语时稀。
见说沅砂贱,闲身去欲飞。
陇上穷年不辍耕,风吹纠笠自翾轻。
攒眉且复看天醉,枵腹谁能与命争。
李实于今难仲子,柳条何似问先生。
不须远觅王官谷,雁荡峰头云自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