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其三)

紫殿宵祈感圣忧,玉毫曾降梵王州。

慈深三界云常聚,法遍诸天雨自流。

袯襫趁耕皆帝力,污邪满载为民求。

年年睿泽沾群物,愧未酬恩鬓已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王圭的作品,名为《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其三)》。从艺术风格来看,这是一首典型的宫廷诗,其内容充分体现了作者对皇帝圣德及时雨所带来的恩泽的歌颂。

诗中“紫殿宵祈感圣忧,玉毫曾降梵王州”两句,通过描绘皇帝在深夜里为百姓的福祉而祈祷,以及天上的神灵降临人间的意象,表达了对君主及其德政的崇敬之情。紫殿指代皇宫,而玉毫则是对皇帝的一种尊称,梵王州则是古代传说中神仙居住的地方。

“慈深三界云常聚,法遍诸天雨自流”两句,则进一步强化了上述主题。慈深三界指的是皇帝的恩泽深远,覆盖了人间、地狱和天界;法遍诸天则意味着皇帝的教化无处不在,而“雨自流”则是对时雨自然降临的一种描写,象征着君主德政的普及与自然。

接下来的“袯襫趁耕皆帝力,污邪满载为民求”两句,通过对农事活动的描绘,如同衣服(袯襫)和耕作等都离不开皇帝的力量,以及皇帝为百姓祛除污秽、带来洁净的意象,再次肯定了君主在天下安定中的核心作用。

最后,“年年睿泽沾群物,愧未酬恩鬓已秋”两句表达了作者对皇帝恩泽的感激之情,以及对于自身无法完全回报这种恩泽而感到的遗憾。睿泽指的是皇帝的智慧和恩德,而“年年沾群物”则意味着这种恩泽每一年都能惠及万物;“愧未酬恩鬓已秋”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无法完全回报这份恩泽而感到的自责与惆怅。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皇帝德政和时雨的描写,展现了一种典型的君臣关系,以及诗人个人对于皇权的崇敬之情。

收录诗词(410)

王圭(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其二)

瑶津祷雨见皇忧,谁约金仙下帝州。

楼阁绕云千地涌,鱼龙嘘水五天流。

至精自与三灵契,殊例终缘万宇求。

柄国老臣无异术,但将嘉荫续阳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依韵和元参政喜雨四首(其一)

岁旱连春与俗忧,忽兴嘉雨遍群州。

郊禾薿薿青如积,宫瓦差差翠欲流。

良弼为霖辜宿望,神僧作雾应精求。

西成喜有登年候,况此新晴见麦秋。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依韵和王宣徽冬燕

丞相华堂燕斝飞,君恩自与众心期。

鲁台况值书云后,汉殿仍经喜雪时。

便有东风来翠幕,别翻新曲度瑶池。

可伤衰病无才思,欲续高吟愧色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依韵和王宣徽春雨

春入东郊雨,油然协气通。

晓澌犹未破,岁事已知丰。

辇凤翔仙雾,台乌转瑞风。

野农徒鼓舞,何以谢天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