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刘翀霄五世图

昔闻康节翁,慈母八十馀。

阶前小稚子,欢笑娱相呼。

甘旨足丰俭,自谓此乐无。

今君祖母秦,九十康强俱。

牙齿尽完好,起居不资扶。

鲜鲜芙蓉裳,皎皎明月裾。

綵舆亲迎养,独觉爱日舒。

有儿俱白颠,有孙亦银须。

曾玄绕膝下,日向庭闱趋。

一门极孝友,五世咸怡愉。

矧君自奇士,振策当要途。

风云接平步,日月明亨衢。

覃恩追考妣,盛事誇里闾。

苟非母厚德,此福宁独居?

恨无汉史笔,逐一为母书。

嗟予辱同姓,感念成长吁。

祖年百又一,孙子纷如圭。

深衣昼锦缘,曾绘家庆图。

寿康世莫比,好事传京都。

翰林欧苏辈,诗颂焉可诬?

及今甫七载,往事浮云徂。

我恨岂有极,君乐当何如?

题诗卷还君,悠然泪盈袪。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刘鹗的《题刘翀霄五世图》描绘了一幅温馨和睦的家庭画卷。诗中通过回忆刘翀霄家族的孝道传承,赞美了他们五世同堂的和谐景象。康节翁慈母八十有余时,子孙围绕嬉笑,生活简朴而快乐。如今,刘翀霄的祖母九十高龄依然健朗,家族成员皆孝顺友爱,子孙满堂,其乐融融。

诗人感叹若非母亲深厚的德行,这样的福祉难以独享,表达了对母爱的敬仰和对家族美德的赞美。他还遗憾没有汉代史官的笔墨,能详细记录下这样的佳话。同时,他也感慨自己与刘氏同宗,对家族的繁荣昌盛深感欣慰。

诗中提到翰林欧苏等人的诗篇,也肯定了家族事迹在京城的好名声。然而,时间荏苒,转眼间已过去七年,诗人不禁感慨万分,对过去的美好时光充满怀念,同时也关心着刘翀霄的幸福感受。

最后,诗人将题诗卷归还,心中充满感慨,泪水涟涟,流露出对家族和睦与长寿的深深祝福。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展现了浓厚的家庭亲情和对孝道的推崇。

收录诗词(365)

刘鹗(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题渊明图

雨过林壑静,寒禽变幽响。

稚子操一瓢,良辰逐孤往。

微吹惊帽纱,落日在鹤氅。

无营神自充,有道心更广。

篱菊虽未花,随意得真赏。

岂诚嗜杯酒,借此陶所养。

先生真吾师,开卷慰遐想。

鄙哉粘壁蛄,白发心怏怏。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夜宿何家寨,寨中止魏、于二姓,为婚姻

驱马涉深涧,山径极深窈。

蜂房比老屋,矗矗寄林薮。

颇辞尘俗喧,迥出烟霞杪。

逡巡问主人:住此安乐否?

主人向我言,两姓世相守。

辈辈为婚姻,已是百年久。

开群自牛羊,忘归任鸡狗。

怡然古人风,此事出意表。

须臾罗酒浆,儿女忽环绕。

殷勤劝我饮,殊觉礼数厚。

自辞酒味薄,将意不堪口。

聊得慰寂寞,且用息奔走。

蘧庐止一宿,漂泊等飞鸟。

愁多不成寐,庭树鸡戒晓。

天明趋长途,失笑愧林叟。

形式: 古风

高佥事招饮于城西门燕山亭

步出城西门,晴日光离离。

不知春浅深,绿叶含晓滋。

感兹时物变,但恐毛发衰。

徘徊燕山亭,胜友相追随。

鲜鲜棠梨花,灼灼丁香蕤。

节序固已晚,聊复折一枝。

缅怀古之人,俯仰令心悲。

草玄良自苦,献璞宁非痴?

何如即时酒,歌我浮云诗。

渔人发清响,远过竹与丝。

风吹罗衣裳,为子舞僛僛。

微酣剧谈笑,倒景已莫追。

为乐慎勿极,苟无负良时。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木槎径

我行木槎径,树木高蔽天。

径幽欲无路,树老不记年。

盛夏霜霰集,白昼雷雨悬。

头碍卑树枝,足踏深涧泉。

仰看咫尺间,半日不得前。

方兹汗如雨,陡觉风凄然。

行人谬调摄,疾病相缠绵。

况苦乏药物,病亦何由痊?

古人号瘴乡,于以待贬迁。

予生果何为,自愧亦自怜。

一官号持斧,从者多控弦。

精神复矍铄,手足多胝胼。

据鞍气愈壮,报国心愈坚。

愿言早平寇,归泛胥江船。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