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五)

幼闻锦江春,欲访子云宅。

叩门问奇字,便埽四方迹。

青云看一鹗,凡毛愧累百。

劳公谕伯业,齿坚头未白。

何当摆俗累,岁月可惋惜。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翻译

我从小听说锦江的春天美景,想要去拜访你的居所。
敲门询问那些奇特的文字,你足迹遍布天下各地。
仰望你如青云中的雄鹰,平凡的羽毛自愧不如。
劳烦您指点我伯夷的事业,您的牙齿坚固,头发依然乌黑。
何时能摆脱世俗的牵绊,岁月流逝,令人惋惜不已。

注释

锦江:地名,代指美丽的江景。
子云:可能指的是某位文人或友人的别称。
奇字:罕见或奇特的文字。
青云:比喻高官显位或崇高的理想。
劳公:对对方的尊称,意为尊敬的先生。
伯业:高尚的事业或学问。
齿坚头未白:形容人年岁虽大但身体硬朗。
俗累:世俗的束缚和牵累。
岁月可惋惜:感叹时光易逝,人生短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题目为《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古代文人锦江春景的向往,以及对才华出众的子云(扬雄的字)的敬仰。诗人想象自己去拜访子云的居所,希望能学习到奇特的文字知识,并表示愿意远游四方以求学问。他称赞子云如青云中的雄鹰,超凡出众,相比之下,自己深感惭愧。

诗中“劳公谕伯业,齿坚头未白”一句,赞美子云虽年事已高但仍然精神饱满,教导后辈,显示出他的学识和人格魅力。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摆脱世俗束缚、追求理想生活的渴望,感叹岁月匆匆,希望能尽早实现这一愿望。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体现了诗人对古代贤人的敬仰和自我期许,具有浓厚的文人情怀。

收录诗词(815)

晁补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 字:无咎
  • 号:归来子
  •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 生卒年: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相关古诗词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六)

王道无偏党,此语闻诸经。

高贤如大海,亦以众流成。

文饶叹维州,刀锯人所更。

相如后私怨,此语惊秦庭。

小人虑事疏,妄意盐车鸣。

安得如江酒,洗我尘垢情。

形式: 古风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十四)

安昌汉耆儒,乐饮侈亦至。

东坡俭不固,少饮得径醉。

愚敢效戴崇,正复思其次。

旁通获亲爱,公亦安所贵。

便坐时一卮,彭宣宁寡味。

形式: 古风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三)

陶公群于人,而无人之情。

诗岂世外语,世语不可名。

东坡怜此翁,同调但隔生。

形光来户屦,真处人不惊。

得酒自醒醉,放意无亏成。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饮酒二十首同苏翰林先生次韵追和陶渊明(其五)

一眼异青白,口语来啾喧。

酌一不酌一,用意何其偏。

谁似子孙子,高栖苏门山。

时随岭云出,又与林鸟还。

平生但长啸,独为嵇生言。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