筠溪八景诗(其一)笔架文峰

巧夺西湖五姥峰,架中时见挂长虹。

近联霞彩笺呈锦,遥对岩牙笔露踪。

翰墨云烟来璧水,丹青桃李出花丛。

恩承斗柄回春律,待诏东封陟泰嵷。

形式: 七言律诗

翻译

巧妙地胜过西湖五座山峰,亭子里时常可见彩虹悬挂。
靠近天边的云霞像信纸般绚丽,远望山岩仿佛笔迹显现。
翰墨的气息如云烟缭绕于湖面,丹青描绘的桃李从花海中绽放。
恩泽如同北斗指引春天的到来,等待着诏命东行封禅泰山高峰。

注释

巧夺:巧妙胜过。
西湖:杭州西湖。
五姥峰:五座著名的山峰。
挂长虹:出现彩虹。
近联:靠近天边。
霞彩:朝霞或晚霞。
笺:信纸。
岩牙:山岩的尖端。
翰墨:书法和绘画。
云烟:云雾状的气韵。
璧水:清澈如璧的水面。
桃李:比喻人才。
恩承:蒙受恩泽。
斗柄:北斗七星中的斗杓。
回春律:带来春天的气息。
待诏:等待皇帝的诏令。
东封:东巡封禅。
泰嵷:泰山。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笔架文峰的壮丽景象,犹如西湖五姥峰的巧妙复制,峰顶时常挂着长虹,显得奇幻而生动。近处的山峦如锦书般绚丽,与远处的岩石相互映衬,仿佛笔触在山石间留下痕迹。诗人将翰墨的气息比喻为云烟缭绕的璧水,而丹青之色则从花丛中显现,展现出自然与艺术的和谐交融。

诗中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借笔架文峰象征着文运昌盛,如同北斗星斗柄引领春天的到来,表达了对皇帝东封泰山(封禅祭祀天地)的期待,寓意国家祥瑞和皇权的崇高。整体上,这是一首赞美自然景观并寄寓政治寓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350)

陈著(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二一四~一二九七),一字子微,晚年号嵩溪遗耄,寄籍奉化。理宗宝祐四年(一二五六)进士,调监饶州商税。景定元年(一二六○),为白鹭书院山长,知安福县

  • 字:谦之
  • 号:本堂
  • 籍贯:鄞县(今浙江宁波)

相关古诗词

筠溪八景诗(其二)旗台胜境

□□□中不老方,石台白战几多场。

登楼欢笑□□□,□□□□姓氏香。

云拥貔貅天地谧,□□□□□□□。

□□□□□冯试,采取梅花插鬓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辟戴帅初食长菜

漂泊无家杜少陵,兵閒奔走如蓬萍。

碧涧香芹固可嗜,鲙鲤岂厌银丝精。

百谪九死苏玉局,到处为乡心自足。

有时珍尝百糁羹,何尝不食黄鸡粥。

二子流落甚数奇,攻苦食淡分所宜。

顾无所择随所有,亦曰吾师吾仲尼。

菜瓜鱼肉皆可食,乡党一篇炳星日。

君胡不学圣与贤,乃外吾道从道释。

岂薄朱门粉署郎,穷搜滋味丰时壮。

岂恶毡帽侏㒧辈,搏攫羊豕饱腥肪。

不则床头怕金尽,不则继肉乖夙准。

遂将所受父母身,束缚枯肠强坚忍。

况闻君家百指馀,正自不同藜苋厨。

独立标榜人所骇,此意未知果何如。

君子之道在中耳,才落一偏犯公议。

有则庶羞不为过,无则□□亦常事。

朋友切磋欲无瑕,早从吾言勿姑差。

庶几上不见摽于仲尼之门,下可□□于杜苏二子之家。

形式: 古风

僧可正真赞

古岩气骨,春风面皮。

是人认得灵溪,灵溪元自不知。

一片妙庄严域,千古万古光辉。本堂老人书。

形式:

樊伯推守岁有诗因次韵以自写

盘花明日颂,草草数杯先。

醉以客呼夜,老嫌人问年。

那知新换岁,得似旧安眠。

浮世自多事,春风无弃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