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山二首(其二)

越王名兹山,无复车马迹。

绝顶有佳处,轩然大磐石。

灵洞閟其中,神池荡其侧。

云气朝夕生,合散一瞬息。

吾闻王子搜,隐遁辞越国。

玉舆去不返,丹灶锁荆棘。

二仙出季世,故老犹记识。

遗踪落人间,不稽传宝墨。

我睎伯夷清,愿作老聃役。脱身尘?外,救暍获三益。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越王山的神秘与幽静之美,通过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

首句“越王名兹山,无复车马迹”,点明了山名由来,同时也暗示了山的远离尘嚣,清净脱俗。接着,“绝顶有佳处,轩然大磐石”描绘了山顶上那块高大而平坦的巨石,仿佛是大自然精心布置的一处胜景。

“灵洞閟其中,神池荡其侧”则进一步渲染了山中洞穴的神秘与神池的宁静,仿佛隐藏着某种超凡的力量。云气的“朝夕生,合散一瞬息”则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山中气象的变化莫测,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吾闻王子搜,隐遁辞越国。玉舆去不返,丹灶锁荆棘”这一段引用了王子搜的故事,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古代圣贤生活状态的敬仰。同时,也暗含了对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之意。

“二仙出季世,故老犹记识。遗踪落人间,不稽传宝墨”则是对两位仙人的追忆,强调了他们的事迹虽已远去,但依然在人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体现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永恒怀念。

最后,“我睎伯夷清,愿作老聃役。脱身尘?外,救暍获三益”表达了诗人渴望像伯夷一样保持内心的清白,愿意效仿老子,为社会做出贡献。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整首诗通过对越王山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佳作。

收录诗词(113)

洪炎(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黄庭坚外甥,出生书香门第,由祖母启蒙,与洪朋、洪刍、洪羽四兄弟,都是诗人

  • 字:玉甫
  • 号:称“豫章四洪”江西诗派诗人
  • 籍贯:南昌(今属江西)
  • 生卒年:1067~1133

相关古诗词

岭云

吾居半山上,绕屋犹峻岭。

举头即见之,坐卧作墙屏。

忽复不可求,澒洞云万顷。

初疑岸谷变,身不践人境。

俄顷如故常,突兀在屋顶。

隐现须臾间,变态莫记省。

烟霞成痼疾,终日常炯炯。

早阅金丹诀,未办卜灶井。

世乱一丘壑,斯志或可逞。

鸣猿落空岩,翥鹤飏晴影。

石泉漱芳润,草木皆秀整。

洞天有归路,未往心已领。

形式: 古风

从宝峰长老惟足求猫头笋

不识猫头笋,还思马祖山。

庭兰生旧茁,绷锦换新斑。

蕴玉争怀宝,登盘想饫餐。

分甘须剩斸,远助一瓢箪。

形式: 五言律诗

食榧子

若榴资彭粮,榧实伐彭兵。

三彭穴身中,各以尸自名。

伺隙戕所托,睢盱为己荣。

仙山无凡木,榧林高且清。

八月实累累,斗量亦囊盛。

盈盘得恣食,不与汝粮并。

嗟汝小黠耳,安所逃汝生。

蚤读黄老书,五牙漱琅英。

虽微玉山果,知汝久已行。

丧乱食不足,长饥病所婴。

蟠桃未能致,橡栗庶可营。

作诗颂榧子,期子以主盟。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十月十五日山中下视云气自山椒出已而瀰漫咫尺不辨岩谷戏成五言一首

一岁下元日,千山小雪天。

云层生远壑,雨渰隔平川。

放牧虚横笛,樵苏乐静眠。

遥知载酒客,无路到斋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