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但觉焦原苦,何当沛泽流。
夕风微报响,古木暗藏秋。
未事冥难测,閒心远作愁。
乱山高下碧,烟霭澹浮浮。
这首元代诗人何中的《立秋夕作》描绘了秋季到来时的景象和诗人的内心感受。首句“但觉焦原苦”表达了诗人对干旱环境的感知,焦原象征着土地的贫瘠和生活的艰难。接着,“何当沛泽流”表达了对雨水充沛的期盼,希望自然能带来滋润。
“夕风微报响,古木暗藏秋”通过晚风的轻响和古木透露出秋意,暗示季节更替的微妙变化。"未事冥难测"进一步表达了对未来的不确定和忧虑,"冥"可能指命运或未知的困难。
最后两句“乱山高下碧,烟霭澹浮浮”描绘了一幅山峦叠翠、烟雾缭绕的画面,虽有生机,但也带有一丝迷茫和淡淡的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状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不详
顽坐故贪默,忽行时自言。
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时序鬓发改,人家童稚喧。
街头试灯候,不到郭西门。
翠雾断厓侧,丹霞流水西。
竹从幽处密,松自古来敧。
落叶半藏路,清风时满溪。
仙家元不远,未许众人知。
栖鸟黄昏后,归牛苍莽间。
水明疑有月,烟澹欲无山。
幽谷元非隐,高人自喜閒。
徘徊不能去,莎碧耿荒湾。
闭户未从容,出门谁适从。
聊随碧溪转,忽与白鸥逢。
小雨十数点,澹烟三四峰。
峰峰看不足,山寺已鸣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