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高举慕求友,翩然辞谷中。
那知改春序,又复到秋风。
节物感归燕,异声嗟远鸿。
归非今正好,霜露脱梧桐。
这首诗《秋莺》由宋代诗人刘敞所作,描绘了秋日里一只莺鸟的孤独与感慨。诗中以“高举慕求友”开篇,形象地展现了莺鸟在高处寻求伴侣的情景,随后“翩然辞谷中”则描绘了它离开山谷的自由飞翔。接下来,“那知改春序,又复到秋风”,通过季节更替的对比,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无奈。
“节物感归燕,异声嗟远鸿”两句,借归燕和远鸿的声音,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氛围,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朋友的思念。最后,“归非今正好,霜露脱梧桐”则以梧桐落叶的形象,暗示了时光易逝,岁月无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匆匆、人生易老的感慨。
整首诗情感细腻,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友情的深刻思考。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风露清相袭,银河湛不流。
澄辉亦终夕,爽气特先秋。
高卧自微尚,冥烦嗟倦游。
不眠计万事,出处竟悠悠。
持钩非有钓,吾犹臧丈人。
何知引纤茧,忽复得潜鳞。
独乐意逾适,傥来情亦真。
君看渭旁叟,八十老垂纶。
蟾光莹碧墀,天色冻琉璃。
市响新晴后,风和欲暖时。
杉松冷岑寂,楼殿黑参差。
静者非无趣,长吹遗所思。
月出浮云尽,风生中夜清。
星辰竞摇动,河汉湛虚明。
老树稀疏影,惊禽断续声。
秋怀先已乱,蟋蟀更宵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