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枝歌二首(其二)

巴山后面竹鸡啼,巴水前头沙鸟栖。

巴水巴山到郎处,闻郎又过石门溪。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明代周宪王的《竹枝歌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画面。首句“巴山后面竹鸡啼”,以竹鸡的啼鸣声点出山间的清晨或傍晚,渲染了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环境。次句“巴水前头沙鸟栖”,则将视线转向水面,沙鸟归巢,进一步强化了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巴水巴山到郎处”,通过“巴水”和“巴山”的反复,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郎君的思念,暗示了空间的遥远和情感的执着。最后一句“闻郎又过石门溪”,以“闻郎”一词,透露出期待与惊喜,同时“又过石门溪”则描绘了郎君行踪不定,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生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主人公对郎君的深深思念以及山水之间的相思之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情感深度。

收录诗词(150)

周宪王(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柳枝歌三首(其一)

苏小门前万缕垂,白家园内两三枝。

听歌看舞人何在,惟有东风展翠眉。

形式: 词牌: 杨柳枝 押[支]韵

柳枝歌三首(其二)

三月风和散曲尘,枝枝垂地每伤神。

为君系得春心住,忍折长条送远人。

形式: 词牌: 啰唝曲 押[真]韵

柳枝歌三首(其三)

宛转千条罥晚风,拖烟带雨渭城东。

征衫点得轻轻絮,寄入《阳关》曲调中。

形式: 词牌: 啰唝曲 押[东]韵

和白香山何处难忘酒六首(其一)

何处难忘酒,年光似掷梭。

清明怜已过,春色苦无多。

席上红牙板,花前皓齿歌。

此时无一盏,争奈牡丹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