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周宪王的《竹枝歌二首(其二)》描绘了一幅山水之间的画面。首句“巴山后面竹鸡啼”,以竹鸡的啼鸣声点出山间的清晨或傍晚,渲染了静谧而富有生机的自然环境。次句“巴水前头沙鸟栖”,则将视线转向水面,沙鸟归巢,进一步强化了宁静的氛围。
第三句“巴水巴山到郎处”,通过“巴水”和“巴山”的反复,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郎君的思念,暗示了空间的遥远和情感的执着。最后一句“闻郎又过石门溪”,以“闻郎”一词,透露出期待与惊喜,同时“又过石门溪”则描绘了郎君行踪不定,增添了诗歌的动态感。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生情,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布局,展现了主人公对郎君的深深思念以及山水之间的相思之苦,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