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其二十)

举世人事伪,惟酒存天真。

饮多不如少,饮醨不如醇。

借问何以然,每醉意每新。

笑指黄金罍,是中可逃秦。

糠秕铸尧舜,万世同埃尘。

二豪侍坐侧,议论徒慇勤。

我读古人书,独与渊明亲。

北窗傲羲皇,桃源将问津。

膝横无弦琴,头著漉酒巾。

我醉君且去,为已非为人。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次韵和渊明饮酒诗二十首(其二十)》。诗中描绘了诗人对陶渊明饮酒诗的响应与和解,展现了诗人对陶渊明那种超脱世俗、追求真我的生活态度的向往。

诗开篇即以“举世人事伪,惟酒存天真”点出主题,指出在纷繁复杂的人世间,只有饮酒才能保持内心的纯真。接着,“饮多不如少,饮醨不如醇”,诗人认为适度而质朴的饮酒更能体现生活的真谛。诗人进一步解释这种观点:“借问何以然,每醉意每新。”通过饮酒,人们可以暂时忘却尘世的烦恼,获得心灵的愉悦与新生。

“笑指黄金罍,是中可逃秦。”诗人以饮酒为乐,仿佛在酒中找到了逃避现实的途径,摆脱了秦朝的压迫与束缚。接下来,“糠秕铸尧舜,万世同埃尘。”诗人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讽刺,认为他们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微尘,最终都将归于尘土。

“二豪侍坐侧,议论徒慇勤。”诗人提到身边有两位才华横溢的朋友,但他们的讨论似乎徒劳无功,无法触及诗人内心深处的渴望。诗人更倾向于与古代诗人陶渊明为伍,因为“我读古人书,独与渊明亲”。他渴望像陶渊明一样,在北窗下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如同桃源中人,不问世事。

最后,“膝横无弦琴,头著漉酒巾。”诗人描绘自己饮酒时的悠闲姿态,琴虽无弦,酒巾漉酒,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生活情趣。“我醉君且去,为已非为人。”诗人邀请友人离开,表示自己醉酒之时,无论是为自己还是为他人,都已不再重要,体现了诗人对个人自由与独立精神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饮酒的赞美,以及对陶渊明生活方式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真我、自由与超脱世俗的深刻思考和追求。

收录诗词(1653)

李纲(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 字:伯纪
  • 号:梁溪先生
  • 生卒年:1083年-1140年2月5日

相关古诗词

桃源行

武陵溪水流潺潺,渔舟鼓枻迷溯沿。

溪穷路尽恍何处,桃花烂漫蒸川原。

花间邑屋自连接,云外鸡犬声相喧。

衣裳不同俎豆古,见客惊怪争来前。

杀鸡为黍持劝客,借问世上今何年。

自从秦乱避徭役,子孙居此因蝉联。

不知汉祖以剑起,况复魏晋称戈鋋。

慇勤留客不肯住,落花流水空依然。

渊明作记真好事,世人粉饰言神仙。

我观闽境多如此,峻溪绝岭难攀缘。

其间往往有居者,自富水竹饶田园。

耄倪不复识官府,岂惮黠吏催租钱。

养生送死良自得,终岁饱食仍安眠。

何须更论神仙事,只此便是桃花源。

形式: 古风

隐圃岩桂盛开兴宗屡以为供赋长篇以谢其意并简志宏

沙阳岩桂虽云多,不若隐圃为骈罗。

结根盘据极高大,荫庭一亩才数科。

青葱翠盖俯轩槛,夭矫苍虬交枝柯。

森森密叶碧如玉,扑扑细蕊黄于鹅。

风传剩馥尚酷烈,月散清影长婆娑。

幽香岂止到十里,妙质端恐移金波。

不随春景斗妍媚,直与秋色争清和。

芳鲜似欲伴佳菊,冷落更觉怜衰荷。

幽人爱此自培植,林下不知双鬓皤。

为予折赠诚有意,欲遣鼻观通禅那。

吾衰万事付之懒,不饮奈此秋光何。

径须造诣谋一醉,莫待花落沾庭莎。

妙香吸引入肺腑,吐作佳句同吟哦。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四花四首(其一)芙蓉

浥露披风浩莫收,嫣然秀色照清秋。

佳人日暮来何处,翠袖红妆相对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四花四首(其二)金灯

叶卷须虬朵朵圆,化工如解刻雕然。

金灯玉柱归天上,何事生来小槛前。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