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江宁

生无谐俗骨,雅性在山水。

江淮与河汉,涉历非今始。

暮春理轻策,忽来五千里。

今陵旧陪京,严城高百雉。

我行骑敝驴,落日过都市。

父老为我言,未语先垂涕。

六街址尚存,高台平似砥。

宫阙禾黍中,瑟瑟秋风起。

独有秦淮流,千年不复改。

异哉秦始皇,金埋王气死。

天道本好还,二世亦已耳。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何绛所作,题为《过江宁》。诗中描绘了诗人对历史遗迹的感慨和对过往时代的追忆。

首句“生无谐俗骨,雅性在山水”表达了诗人高尚的品格,远离世俗,追求自然之美。接着,“江淮与河汉,涉历非今始”则点明了诗人足迹遍布各地,不仅限于当下,而是跨越时空,游历四方。

“暮春理轻策,忽来五千里”描述了诗人春末时节,轻装简行,突然间穿越了遥远的距离。接下来,“今陵旧陪京,严城高百雉”通过对比现今的陵墓与昔日的陪都,以及高耸的城墙,展现了历史的变迁。

“我行骑敝驴,落日过都市”描绘了诗人骑着破旧的驴子,在夕阳西下时穿越都市的景象,充满了旅途的孤独与沧桑感。而“父老为我言,未语先垂涕”则通过父老的悲泣,暗示了诗人所见的历史遗迹背后隐藏的哀伤与变迁。

“六街址尚存,高台平似砥”强调了尽管时间流逝,某些遗迹依然保留着往昔的痕迹。然而,“宫阙禾黍中,瑟瑟秋风起”则揭示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曾经辉煌的宫殿如今已被杂草覆盖,秋风吹过,带来一丝凉意和历史的沉寂。

最后,“独有秦淮流,千年不复改”赞美了秦淮河的永恒,与周围环境的变迁形成鲜明对比。而“异哉秦始皇,金埋王气死。天道本好还,二世亦已耳”则借古喻今,感叹秦始皇的功过,以及历史的循环更迭,最终一切都会归于平静。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遗迹的描绘和对过往时代的感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历史观和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收录诗词(545)

何绛(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访高望公村舍(其一)

高子善耕稼,结庐依山阿。

柴门对深巷,牛羊日夕过。

深耕而易耨,常恐恶草多。

圣贤日以过,古道若之何。

嗟尔宁戚子,徒然扣角歌。

努力事躬耕,但愿成嘉禾。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访高望公村舍(其二)

迂回入林莽,登我故人堂。

虽云离别久,两心同一方。

石琴弹无弦,知音何用伤。

蓬头王霸子,左右执壶觞。

觞至不复辞,飘然入醉乡。

殊矣世间人,丝丝较短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赠濮澹轩

生长梧桐乡,结宇来三吴。

爱此多良友,朝夕以相资。

相资岂有他,饮酒与著书。

芳辰及良夜,空庭陈瓜蔬。

邻好三五辈,老稚与之俱。

既觞亦既咏,觞尽辄倾壶。

俯仰顾襟影,此生量非虚。

形式: 古风

涧上访徐昭法

君子居涧上,萧条罕人迹。

闭户三十载,亲旧多閒隔。

咏歌怀古人,笔墨聊自适。

我从远方来,叩门访幽寂。

主人感旧游,招邀入方宅。

殷勤慰久离,开尊坐孤石。

酒尽复弹琴,弦悲声更迫。

秋霜忽满堂,凄风动门席。

主宾相顾盼,但为长啧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