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鱼子

野桥西、霁岚千叠,攀萝待访深隐。

钟鱼记否曾来处,一衲故吾堪认。莲漏紧。

任小梦、眠云也觉岩栖稳。芒鞋晓趁。

道咫尺龙堂,山灵唤客,一径入秋蚓。

还惆怅,早是琼苞香褪。瑶台空堕珠粉。

看花眼冷春明路,花里翠禽知恨。泉更引。

照镜底、青螺懒说仙源近。催归未忍。

料倚杖哦松,题笺选石,后约总无准。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摸鱼子》词,由清代词人周之琦所作,描绘了一幅深山幽谷中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浓厚的隐逸情怀与自然之美。

词中以“野桥西”开篇,点明地点,随后通过“霁岚千叠”、“攀萝待访深隐”等描绘,展现出一幅山间雨后初晴、云雾缭绕、藤蔓缠绕的生动画面。接着,“钟鱼记否曾来处,一衲故吾堪认”,借钟声和僧衣的回忆,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怀念,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深处的禅意与淡泊。

“莲漏紧。任小梦、眠云也觉岩栖稳。”这里运用了莲花漏壶的典故,象征时间的流逝,同时通过“小梦、眠云”等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接下来,“芒鞋晓趁。道咫尺龙堂,山灵唤客,一径入秋蚓。”描绘了清晨踏着芒鞋,沿着蜿蜒小径,仿佛与山灵对话,深入幽谷的情景,充满了神秘与宁静。

“还惆怅,早是琼苞香褪。瑶台空堕珠粉。”这一句表达了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惋惜之情,琼苞象征着美好的事物,而瑶台、珠粉则进一步渲染了这种失落感。最后,“看花眼冷春明路,花里翠禽知恨。”通过观察花鸟,表达了对时光流转、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词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

“泉更引。照镜底、青螺懒说仙源近。”这里以泉水为引,比喻词人的思绪如同流水般悠远,而“青螺”则是对山色的形容,暗示了词人对仙境的向往。最后一句“催归未忍。料倚杖哦松,题笺选石,后约总无准。”表达了词人在享受自然美景的同时,又对归家的渴望,以及对未来不确定的忧虑,体现了词人复杂的情感世界。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词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未来的憧憬,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402)

周之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嘉庆十三年(公元一八0八年)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编修。累官广西巡抚,疏言筑堤赈灾等事,凡数十上。道光二十六年,因病乞休。病逝于家中。工词,浑融深厚,瓣香北宋,有《金梁梦月词》二卷,《怀梦词》二卷,《鸿雪词》二卷,《退庵词》一卷,总名《心日斋词》,传于世。辑有《心日斋十六家词选》

  • 字:稚圭
  • 籍贯:河南祥符(今河南开封)
  • 生卒年:公元1782年~1862年

相关古诗词

摸鱼子.暮春遍游近郊诸兰若,觉生寺大钟、万寿寺白皮松尤胜赏也

散幽襟、近郊春晚,香台游屐争试。

半幡风外招寻惯,吟思塔铃遥坠。

阴满地,望不断、霜皮雪干松烟翠。钟楼倦倚。

待磨洗前朝,鲸鱼篆刻,梵夹几行字。

僧寮话,花影竹房深闭。落花更扫阶砌。

杏坛管领春风帚,我亦官闲如此。清磬里。

浑未识、禅心宦味都相似。诛茆便拟。

指苍卜林西,斜阳一线,山在冷云背。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子.叠前韵为衎石赋雁影庵,时将移居玉河桥

卜幽居、石桥西堍,衡茆蒋径催剪。

匆匆过影还留影,恰照玉河清浅。筝柱缓。

倚绣阁、双声一例神仙眷。香心寄远。

比旧日褊褼,罗浮粉翅,长印镜澜面。

城南宅,传舍年来栖惯。多应素羽飞倦。

云何桑下曾三宿,翻恐俗缘生恋。秋梦短。

又谁道、等闲衾枕非乡县。蘋渔谱换。

算小字题笺,凉音唤侣,我亦水云伴。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子.衎石迁居未果,重拈前韵为雁影庵问

认巢痕、一枝初定,禁他客燕双剪。

玉河最好嬉晴渌,偏是诗人缘浅。新句缓。

枉付与、春波桥下鸥情眷。会心未远。

且回首吾庐,江亭咫尺,绕舍水三面。君知否?

雁影澄潭留惯。衔芦到此应倦。

菰蒲叶叶幽寻近,料也雪泥还恋。尘袂短。

又何必、衡云定觅湘南县。归飞羽换。

但寄意潘郎,笺传素翼,莫忘旧吟伴。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望湘人.石黼庭同年以画兰索题,戏拈此调

记幽坊唤酒,佳节试灯,翠屏新曲曾顾。

冶叶柔情,媚香妙谱。小影华年偷诉。

皓腕清襟,楚骚遗韵,仙裳休妒。

正石家、金谷留看,底事花随春去。愁思江南路阻。

叹凌波步远,袜尘难驻。

问解佩吴宫,可似梦云湘汝。灵根种,恨风条传语。

那识题笺心苦。不忍见、一纸芳魂,化作横塘烟雨。

形式: 词牌: 望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