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七)

风送香魂到夜台,更阑烛尽月明来。

那堪孤雁惊嘹唳,不禁悲声为写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清明时节悼念亡友的情景,充满了哀伤与怀念之情。首句“风送香魂到夜台”,以“香魂”象征逝去之人的灵魂,通过“风”的传送,将这份哀思带到了亡者所在的幽冥之地,营造出一种超脱现实、连接生死的意境。接着,“更阑烛尽月明来”一句,通过时间的推移,夜晚的深沉,以及月光的照耀,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寂静与哀愁,暗示着悼念活动的持续与深入。

“那堪孤雁惊嘹唳”一句,运用了“孤雁”的意象,象征着失去伴侣的孤独与哀痛,雁鸣之声在寂静的夜晚显得格外凄厉,增加了情感的分量,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悲凉。最后,“不禁悲声为写哀”则直接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哀悼之情,通过“悲声”这一具体的表现形式,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怀念。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系列富有象征意义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递进,构建了一个哀伤而深情的悼念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与哀悼之情,同时也触及了人们对生命、死亡以及人与人之间情感联系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501)

金朝觐(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清明纪事兼忆亡友邴西津(其八)

散花天女绕莲台,会见幢幡度世来。

愿到诸天欢喜地,不知人世有离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和毕续成二首(其一)

香绕诗箕一缕魂,依稀幽怨泪添痕。

夜深露重归何处,衰柳残烟锁墓门。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和毕续成二首(其二)

莫论仙才与鬼才,情辞恻恻有馀哀。

却怜诗友归何处,安得寻声一再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送尚铁峰归里二首(其一)

春光冉冉落芳菲,龙首山深锁翠微。

廿四条风寻客约,几翻梅雨送君归。

垂杨小院莺儿梦,晴昼疏帘燕子飞。

怎奈临歧回首处,伤心无语独依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