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少谟挽诗(其三)

镜里孤鸾背影飞,庭前玉树向人稀。

尚思别我成都去,忍听虞歌薤露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翻译

镜子中的孤鸾独自飞翔,庭前的玉树显得稀疏孤单。
她还在怀念离开成都的时刻,怎能忍受听见《虞歌》和《薤露》这样的哀歌,那是送葬的曲子。

注释

镜里:镜子中。
孤鸾:孤独的鸾鸟,常用来象征女子的孤独或寂寞。
背影:背向的身影。
庭前:庭院前面。
玉树:比喻美好的人或事物,此处指她。
向人稀:显得稀少,引申为孤独。
尚思:还在思念。
别我:离开我。
成都:地名,古代诗词中常有寓意。
忍听:怎能忍受听到。
虞歌:古代挽歌之一,表达哀伤之情。
薤露:古代挽歌之一,象征死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孤独而凄凉的画面。"镜里孤鸾背影飞",以镜中的孤鸾比喻诗人内心的孤寂,如同一只独自飞翔的鸾鸟,身影在镜中显得形单影只,暗示了韩少谟的离世给诗人带来的深深哀伤。"庭前玉树向人稀"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庭院中的玉树(可能象征着美好的人事或韩少谟的遗像)在人逐渐稀少的时刻显得更加落寞。

"尚思别我成都去"表达了诗人对韩少谟的怀念,想象他在离去时仍念念不忘与自己的友情,这情感深沉而真挚。"忍听虞歌薤露归"则是借用了古代送葬的音乐,虞歌和薤露都是哀乐,暗示了韩少谟的离世如同生命的终曲,让人心痛不已。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情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故友离世的悲痛之情以及对友谊的深深怀念,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收录诗词(1076)

魏了翁(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著名理学家、思想家、大臣。嘉熙元年(1237年)卒,年六十,赠太师、秦国公,谥文靖。反对佛、老“无欲”之说,认为圣贤只言“寡欲”不言“无欲”,指出“虚无,道之害也”。推崇朱熹理学,但也怀疑朱注各经是否完全可靠。提出“心者人之太极,而人心已又为天地之太极”,强调“心”的作用,又和陆九渊接近。能诗词,善属文,其词语意高旷,风格或清丽,或悲壮。著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古今考》、《经史杂钞》、《师友雅言》等,词有《鹤山长短句》

  • 字:华父
  • 号:鹤山
  • 籍贯:邛州蒲江(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78年—1237年

相关古诗词

韩少谟挽诗(其二)

据鞍新息困壶头,款段何如弟少游。

马革裹尸吾愿足,不然肯向死前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韩少谟挽诗(其一)

早年豪气盖区中,晚岁颓然一病翁。

负许才华竟何事,有皇上帝岂梦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东]韵

虞退夫生日(其二)

初度重逢巽上坤,庭闱应念子生孙。

好将吉语传金母,更把归音报玉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

虞退夫生日(其二)

雍公匹马立乾坤,善念熏蒸到子孙。

富贵君家馀事耳,更将此念植仍昆。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