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河传二首(其二)》由清代诗人项鸿祚所作,描绘了一幅典型的江南水乡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思乡之情。
首先,“风转,帆卷,日西斜。”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了一天将尽的景象,风在吹动,帆被卷起,太阳逐渐西沉,预示着一天的结束。这样的景象不仅勾勒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漂泊感。
接着,“人在天涯忆家。”直接点明了主题——思乡。身处远方的游子,心中满是对家乡的思念,这种情感在夕阳西下的时刻尤为强烈,更加深了离愁别绪。
“疏疏柳丝攒暮鸦,红些,练波明断霞。”这一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稀疏的柳枝间聚集着暮鸦,夕阳映照下,水面波光粼粼,与远处的晚霞交相辉映。这样的画面既美又带有一丝凄凉,仿佛在诉说着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无常。
“休傍栏干船去泊,心绪恶,何况腰如削。”这几句进一步深化了主人公的情感状态。他告诫自己不要靠近船边,因为那里只会让他更加心绪不宁,更何况他的身体瘦弱,更显出内心的脆弱与无助。这里不仅写出了身体的疲惫,更反映了心灵的痛苦。
最后,“酒才醒,愁又生。谁听,琵琶不宜停。”酒醒之后,愁绪再次涌上心头,无人倾听,只有琵琶声在夜空中回荡。琵琶是古代常用的乐器,常用来表达哀怨之情,此处通过琵琶声的持续,强化了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哀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构建了一个充满离愁别绪的世界,展现了游子在外的孤独与对家乡的深深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