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发乡园效唐初体(其一)

鹭行趋命日,蝉翼耸身时。

树落千山色,风生万壑悲。

含情辞故里,挥涕恋先祠。

莫使东园秽,归欤已有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舜臣的《将发乡园效唐初体(其一)》描绘了一幅离别故乡的感人画面。首句“鹭行趋命日”以白鹭行走的姿态象征诗人的行程,暗示了他即将遵从命运的安排离开家乡。次句“蝉翼耸身时”则通过蝉的轻盈跳跃,表达了诗人此刻心情的敏感和不舍。

接下来,“树落千山色”写出了秋意渐浓,树木凋零,连绵的山峦也因此显得更加苍茫,寓言诗人对家乡景色的深深眷恋。而“风生万壑悲”则借风声在山谷中回荡,传达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哀愁和对故乡的悲凉之情。

“含情辞故里”直接抒发了诗人满怀深情地告别故乡的情景,泪水涟涟,难以割舍。“挥涕恋先祠”则表达了诗人对祖先的敬仰和对家族传统的怀念,进一步深化了离别的哀伤。

最后两句“莫使东园秽,归欤已有期”呼吁不要让故乡的庭园因为自己的离去而荒芜,同时透露出诗人虽然离别在即,但心中已有了回归的期许,暗示着他对未来的期待和对家乡的承诺。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自然景象与个人情感的交融,展现了诗人离别家乡时的复杂心境。

收录诗词(224)

李舜臣(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朝鲜语:이순신,1545年-1598年),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生于朝鲜首都汉城(今韩国首尔)。李氏朝鲜时期名将。官至三道水军统制使、全罗道左水使。在十六世纪抵抗日军侵朝(壬辰倭乱)时,曾立下汗马功劳。1597年,他在朝鲜南部的珍岛与朝鲜本土的鸣梁海峡(今属韩国)仅靠12艘舰船击败日寇300余条船(战船133艘,后勤船200余条)。1598年在露梁海战中牺牲,享年53岁。谥号忠武,死后追赠领议政,与乙支文德、姜邯赞一并被后世朝鲜半岛奉为三大救国英雄

  • 字:汝谐

相关古诗词

将发乡园效唐初体(其二)

佳气指神京,邦人饯有行。

诏从天汉落,泪逐露秋倾。

去去伤蓬转,呦呦感鹿鸣。

甘泉曾拟赋,献罢即归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海丰道中

海气郁苍苍,山河失故疆。

重来村落改,遥望荻芦黄。

行李随秋色,衣冠赴帝乡。

谬同趋召者,惭负意何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晚投盐山县

行路一何难,迎曛尚据鞍。

林应千鸟宿,天已万星寒。

月出明前渚,风声杂近滩。

荒城知未远,隐隐气中看。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寒]韵

马坡村赠旧馆人

数载今重到,还非驷马来。

主人年鬓改,游子客程催。

鸡黍欢清夜,阶除落故槐。

明秋随朔雁,迟我复能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