郡亭

平旦起视事,亭午卧掩关。

除亲簿领外,多在琴书前。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

潮来一凭槛,宾至一开筵。

终朝对云水,有时听管弦。

持此聊过日,非忙亦非闲。

山林太寂莫,朝阙空喧烦。

唯兹郡閤内,嚣静得中间。

形式: 古风

翻译

清晨起来处理政事,正午时分就关门休息。
除了亲族和公文,大部分时间与琴书相伴。
何况还有虚白亭,坐在那里可以看到海门山。
潮水来时倚着栏杆看,宾客到来时便设宴款待。
整天面对云雾和水面,有时还能听到音乐的声音。
以此消磨时光,既不忙碌也不清闲。
山林太过寂静,朝廷又空留喧闹烦扰。
只有这郡府之中,喧嚣与宁静得以平衡。

注释

平旦:天刚亮的时候。
视事:处理政事。
亭午:正午。
掩关:关闭门窗休息。
除亲簿领:除了家族事务和公文簿籍。
琴书:代指读书弹琴的闲适生活。
海门山:此处可能指海的入口或特定山名。
凭槛:倚靠在栏杆上。
宾至:宾客的到来。
开筵:设宴款待。
终朝:整天。
云水:云雾缭绕的水面。
管弦:代指音乐。
寂莫:寂静。
朝阙:朝廷。
嚣静:喧嚣与宁静。
得中间:得到适度的平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隐逸生活。诗人在平淡的早晨开始处理事务,到了午后便关闭门扉,专心于琴书之中。除了必要的外出联系亲友外,大部分时间都沉浸在文化艺术的世界里。

"况有虚白亭,坐见海门山"一句,写出了诗人拥有一个清静的亭子,可以观赏远处的海门山。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象征着超脱尘世的心境。潮水来临时,诗人凭栏而望,而宾客到访时,亦打开筵席相待。整日里,诗人或观云水,或聆听管弦之声,以此消磨时光,这种生活既非忙碌,也非悠闲,是一种平和的、不为世俗所扰的状态。

"山林太寂莫,朝阙空喧烦"两句,则对比了山林的宁静与朝廷的喧哗,诗人显然偏好前者。最后一句"唯兹郡閤内,嚣静得中间"表达了诗人在郡城之中找到了心灵的平静和安详,这种平静是难以寻觅的,而诗人却幸运地将其纳入自己的生活之中。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细腻描写,展现了一位士大夫追求精神自由和文化享受的理想生活。

收录诗词(2943)

白居易(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 字:乐天
  • 号:香山居士
  • 生卒年:772年-846年

相关古诗词

郡斋旬假始命宴呈座客示郡寮

公门日两衙,公假月三旬。

衙用决簿领,旬以会亲宾。

公多及私少,劳逸常不均。

况为剧郡长,安得闲宴频。

下车已二月,开筵始今晨。

初黔军厨突,一拂郡蹋尘。

既备献酬礼,亦具水陆珍。

萍醅箬溪醑,水鲙松江鳞。

侑食乐悬动,佐欢妓席陈。

风流吴中客,佳丽江南人。

歌节点随袂,舞香遗在茵。

清奏凝未阕,酡颜气已春。

众宾勿遽起,群寮且逡巡。

无轻一日醉,用犒九日勤。

微彼九日勤,何以治吾民。

微此一日醉,何以乐吾身。

形式: 古风

郡斋暇日辱常州陈郎中使君早春晚坐水西馆书事诗十六韵见寄亦以十六韵酬之

新年多暇日,晏起褰帘坐。

睡足心更慵,日高头未裹。

徐倾下药酒,稍爇煎茶火。

谁伴寂寥身,无弦琴在左。

遥思毗陵馆,春深物袅娜。

波拂黄柳梢,风摇白梅朵。

衙门排晓戟,铃阁开朝锁。

太守水西来,朱衣垂素舸。

良辰不易得,佳会无由果。

五马正相望,双鱼忽前堕。

鱼中获瑰宝,持玩何磊砢。

一百六十言,字字灵珠颗。

上申心款曲,下叙时轗轲。

才富不如君,道孤还似我。

敢辞官远慢,且贵身安妥。

勿复问荣枯,冥心无不可。

形式: 古风 押[哿]韵

重过寿泉忆与杨九别时因题店壁

商州南十里,有水名寿泉。

涌出石崖下,流经山店前。

忆昔相送日,我去君言还。

寒波与老泪,此地共潺湲。

一去历万里,再来经六年。

形容已变改,处所犹依然。

他日君过此,慇勤吟此篇。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重到城七绝句.见元九

容貌一日减一日,心情十分无九分。

每逢陌路犹嗟叹,何况今朝是见君。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