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昌书所见次姜中书立纲韵

千百饥民走渡河,为闻齐鲁麦苗多。

不知亦被连年旱,了却公私有几何。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饥民逃荒、渴望丰收之景,同时流露出对连年干旱的忧虑与对民生疾苦的关注。诗人以“千百饥民走渡河”开篇,生动展现了饥民为了寻找食物和生存机会而跋涉过河的情景,体现了他们生活的艰辛与无奈。接着,“为闻齐鲁麦苗多”,表达了人们对丰收的渴望,希望在齐鲁之地找到生机与希望。

然而,后两句“不知亦被连年旱,了却公私有几何”则揭示了现实的残酷。面对连年的干旱,丰收的梦想可能化为泡影,百姓的生活依然艰难,无论是公家还是私人的困顿,都难以得到缓解。这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贫困与不公,也体现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对自然环境变化对人类生活影响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以及自然环境对人类命运的影响,具有强烈的社会关怀和人文精神。

收录诗词(1037)

张弼(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成化二年进士。久任兵部郎,议论无所顾忌。出为南安知府,律己爱物,大得民和。少善草书,工诗文,自言吾书不如诗,诗不如文。有《鹤城稿》、《东海稿》等

  • 字:汝弼
  • 号:东海
  • 籍贯:明松江府华亭
  • 生卒年:1425—1487

相关古诗词

题舒溪渔隐卷二首(其一)

紫笠青蓑绿竹竿,舒溪石上坐荒寒。

幽情尽付沧浪咏,写向菰蒲叶上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题舒溪渔隐卷二首(其二)

春水桃花双鲤鱼,老姜新酒付行厨。

丁宁童子休轻剖,甫里先生恐寄书。

形式: 七言绝句

至张家湾柬陈嘉谟冬官主事二首(其一)

才离艨艟又僦车,客行巳喜近京华。

元龙是我同年契,濯足清醪肯为赊。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至张家湾柬陈嘉谟冬官主事二首(其二)

麻衣归去又重来,月色团员四十回。

萧飒吟髭今半白,故人相见莫惊猜。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