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赵旭的《九盘子》描绘了山路的险峻与沧桑。首句“山北路如槽,山南路如磨”运用生动的比喻,写出山势的陡峭和蜿蜒,北坡如深槽,南坡如磨盘,形象地展现了地形的险要。接下来的“邮亭塞其坳,古佛苔蚀座”描绘了驿站小亭被山势夹在凹地中,古老的佛像因岁月侵蚀而显得斑驳。
“雄风生半空,云曳山光破”进一步渲染了山间的气势,狂风从半空中吹过,云彩牵动着山色,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诗人以“仰攻犯矢石,一守应万挫”形容攀爬的艰难,暗示出过往行人需要付出极大的努力才能通过。
“隘官久已裁,行旅坦然过”则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曾经的险隘官员已被裁撤,道路变得畅通无阻,旅行者可以安心前行。诗人借此回忆刘大刀等英雄人物的英勇事迹,并提及王节悯借此聚集将领,强调了地形虽险,但人定胜天。
最后两句“形胜人必争,岂宜防卫惰”点明了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提醒人们不应因为地势险要而懈怠防守。全诗以“一盘一踌躇,忘却早行饿”收尾,描绘了行人在面对艰险时的专注与决心,以及克服困难后的满足感。
整体来看,《九盘子》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自然景观与历史故事的交织,寓含了对人事变迁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