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千室暮山西,浮云与树齐。
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
野火芦千顷,河田水万畦。
不知琴月夜,谁得听乌啼。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末冬初的田园风光图。"千室暮山西,浮云与树齐",设定了场景:夕阳西下,山峦在晚霞中显得格外庄严,而浮动的云朵与林木相齐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怀。
接着,“剖辞云落纸,拥吏雪成泥”进一步深化了这份情绪。诗人以剖析词藻比喻自己的文思,云如落笔之迅速,而官吏们却如同被雪困住一般,无所适从,反映出诗人对现实政治生态的不满与无奈。
"野火芦千顷,河田水万畦"则转向自然景观,野火烧焦了成千顷的芦苇,而河流中的田地被泛滥的水淹没,这两句通过对比强烈的情境,展现出一幅荒凉而又充满生机的地貌画卷。
最后,“不知琴月夜,谁得听乌啼”以抒情的笔法,透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寂寞。在没有月光的夜晚,即便是琴瑟和鸣,也只有乌鸦的叫声能与之相应,这种无言的对话,反衬出诗人心中的哀愁。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精细描绘,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以及对周遭世界的深刻体察和感慨。
不详
唐代诗人,大历十才子之一。唐玄宗天宝末年举进士,遇乱不第;唐代宗朝又应举,屡试不第。大历六年,经宰相元载举荐,授阌乡尉;后由宰相王缙荐为集贤学士,秘书省校书郎,升监察御史。出为陕州户曹、河南密县令。之后元载、王缙获罪,遭到牵连。唐德宗朝,复为昭应县令,出任河中元帅浑瑊府判官,官至检校户部郎中。不久去世。著有《卢户部诗集》
叶下山边路,行人见自悲。
夜寒逢雪处,日暖到村时。
语少心常苦,愁深醉自迟。
囗囗囗囗囗,羡有幕中期。
病老正相仍,忽逢张道陵。
羽衣风淅淅,仙貌玉棱棱。
叱我问中寿,教人祈上升。
楼居五云里,几与武皇登。
好勇知名早,争雄上将间。
战多春入塞,猎惯夜登山。
阵合龙蛇动,军移草木闲。
今来部曲尽,白首过萧关。
五色香幢重复重,宝舆升座发神钟。
薝卜名花飘不断,醍醐法味洒何浓。
九天论道当宸眷,七祖传心合圣踪。
愿比灵山前世别,多生还得此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