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杂说小书

长日无与语,聊及齐谐书。

纷纭六合外,莽眇三皇初。

近既难必有,远亦非必无。

古今梦寐间,过事蚊虻如。

达生齐万物,曲士拘一隅。

苟以忘吾忧,焉能识其馀。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刘敞所作的《读杂说小书》。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宇宙万物的广阔视野。

首句“长日无与语”,描绘了诗人独处的漫长时光,内心渴望交流却无人可诉的孤独感。接着“聊及齐谐书”一句,引出对古代典籍的阅读,通过齐谐书的纷繁内容,诗人试图在六界之外找到心灵的慰藉。

“莽眇三皇初”则将思绪拉回远古,探讨人类文明的起源,表达对历史的深思。接下来的“近既难必有,远亦非必无”两句,体现了诗人对现实与未来的辩证思考,认为近在咫尺的事物并非必然存在,而遥远之事也未必不存在,体现了对事物不确定性的理解。

“古今梦寐间,过事蚊虻如”则将时间的跨度与生活的琐碎进行对比,暗示人生中的大事与小事在时间长河中都显得微不足道,如同梦境中的蚊虫般短暂而易逝。

“达生齐万物,曲士拘一隅”两句,诗人借以表达对生命态度的理解,认为应以豁达的心态看待世间万物,而那些拘泥于一隅的小人则难以理解生命的真谛。

最后,“苟以忘吾忧,焉能识其馀”点明了诗人的目的,即通过阅读和思考来排遣内心的忧虑,至于其他的事情,则无需过多关注。整首诗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收录诗词(1702)

刘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 字:原父
  • 生卒年:1019—1068

相关古诗词

初到淮西读书申申堂寄友

禀性实无用,干名谬所望。

中为禄仕逼,误有世俗偿。

组绶见羁縻,簿书正抢攘。

语言畏时忌,谈笑忧事妨。

往者托山林,未能下羲皇。

迩来失吾真,终日几发狂。

期会非本务,米盐岂大方。

洒心赖篇籍,发兴依松篁。

朋友素所畏,道路阻且长。

怨极倘见思,寄声慰离肠。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夜读汉书

明灯一编书,往古千岁事。

值欢辄孤笑,触愤还累欷。

四旁寂无声,童仆正熟寐。

欢愤虽不同,均非平和气。

可怜自戕伐,忽忽老将至。

反爱童仆愚,冥然不识字。

形式: 古风

和永叔寒夜会饮寄江十

昔与江翁别,酣歌国门道。

黄花落酒樽,白发藉霜草。

本谓此行远,定知此乐难。

岂意二三子,复为今夕欢。

主人文章伯,谈道辄忘倦。

每至绝倒处,恨不使君见。

鸟迹上古书,龙头冢中器。

其人骨已朽,感此相与醉。

呼问西飞云,游子何当返。

寒风吟枯梧,岁月益已晚。

吾闻太华峰,乃有神仙居。

莫逐秦时人,独结山中庐。

形式: 古风

三日同景仁邻几济川晦叔景□吕秘校刘判官会南曹饮五君皆尚书外郎刘吕修唐书官

秋气迎节至,凉雨乘高风。

车马散北阙,冠盖会南宫。

从吏殆成隐,玩岁复将穷。

簿书幸无他,谈笑偶多同。

郎选冠一时,史才映群公。

著书骇深妙,闻道惴颛蒙。

但愿窃馀论,常此樽不空。

寄迹三署老,不惭颜与冯。

形式: 古风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