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挽史魏公(其五)

为帝先驱日,非我旧学谁。

玉京真可乐,夜壑不胜悲。

墓木行人拜,庭兰造物知。

临风三恸哭,天亦为低垂。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他是帝王的先驱者,不是我这样的旧学之人谁能理解。
在那仙境般的玉京,确实令人快乐,但夜晚的山谷却充满悲伤。
过路的人对着墓木致敬,庭中的兰花似乎也知晓造物的悲欢。
面对清风,我三次痛哭,连天也为之低垂。

注释

为帝先驱:指帝王的引导者或先驱者。
旧学:旧有的学问或修养。
玉京:道教中对仙境的称呼,这里可能象征理想世界。
夜壑:夜晚的山谷。
墓木:墓地周围的树木,常用来象征死亡和哀思。
庭兰:庭院中的兰花,象征高洁或哀悼之情。
造物:自然或造物主。
临风:面对着风。
恸哭:极度悲痛的哭泣。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悼念史魏公的作品。诗人以史魏公的生前身份为引导,表达了对故去者的深深怀念和哀痛之情。首句“为帝先驱日”暗示了史魏公曾有崇高的地位或职责,可能是辅佐帝王的重臣。诗人感慨,“非我旧学谁”,表明他对史魏公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无人能继承其学问和功业的惋惜。

“玉京真可乐”中的“玉京”常指仙境,这里可能暗指史魏公在世时的荣华富贵,然而诗人紧接着以“夜壑不胜悲”表达了对逝者身后凄凉的想象,与先前的欢乐形成对比,突显出人生的无常和哀伤。

“墓木行人拜”描绘了人们在墓前祭奠的情景,表达出人们对史魏公的尊敬和哀思。“庭兰造物知”则借兰花来象征史魏公的高洁品格,即使在死后,他的美德也被自然所感知。

最后两句“临风三恸哭,天亦为低垂”直接抒发了诗人的极度悲痛,仿佛连天地也为之动容,展现了诗人对故人的深切哀悼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朴素,充分表达了对史魏公的怀念和对其人品的赞美。

收录诗词(278)

释宝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诗挽陈提刑(其一)

清苦诸生节,廉平御史知。

一饥曾忍可,千里舍公谁。

落落天人际,拳拳骨鲠词。

秋风又凋物,空有老成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贺李大著

眉山县前江可怜,昔人饮此俱成仙。

只今独数苏与李,岂伊亲濯玻璃川。

功名事业天所靳,况复真宰持其权。

先公用舍诚有道,不愁轲后真无传。

道山人物今第一,蒹葭玉树犹依然。

东南弱水三万里,亦有跨鹤来翩跹。

至人活国岂无术,丹砂乌喙堪同年。

众工可笑不解事,颠倒规矩求方圆。

向来贲育尝贾勇,彼岂有力能回天。

公今已不负世学,盍先鸥鹭高腾鶱。

窗间借取董狐笔,父子相继书凌烟。

形式: 古风

送王性之子仲言倅公赴泰州

山阴故侯家,受射几世世。

袖有换鹅经,父子固多艺。

日高卧东床,吾祖得佳婿。

春风镜湖波,一夜雨新霁。

得句见眉睫,郁郁正相似。

先秦多古书,岁晚足奇字。

尽载米家船,长虹贯都市。

平章要风月,幡然适千里。

论士当及时,盐车有騄駬。

善护千金躯,斯民望桃李。

形式: 古风

送史同叔通判过霅川

莫嫌画鹢北风瞋,苕霅溪声解唤人。

一日便拚千日醉,十分留得九分春。

匣琴书卷先行李,虹星车旆委后尘。

屈指归来须及早,满城桃李正芳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