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陆有章分题得巽山

巽山如层台,积翠俯城郭。

古木秀松槠,玄鸟隐楼阁。

雨散飞素云,风静语丹鹤。

游人日跻攀,杖屦相绎络。

陆郎吴中来,雅志好丘壑。

哦诗松间题,携酒石上酌。

我性亦爱山,方期结幽约。

兹焉送子去,登陟惨不乐。

远别已伤怀,真境况寥落。

伫立睇大江,孤舟入冥邈。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高的《送陆有章分题得巽山》描绘了巽山的壮丽景色和送别友人的哀愁情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思的交融。

首句“巽山如层台,积翠俯城郭”开篇即以“层台”比喻巽山,形象地描绘出山势的高耸与翠绿的覆盖,俯瞰着下方的城市,营造出一种雄伟而宁静的氛围。接着,“古木秀松槠,玄鸟隐楼阁”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古树参天,松槠并茂,玄鸟(黑色的鸟)在楼阁之间隐现,动静结合,生动而富有诗意。

“雨散飞素云,风静语丹鹤”则将视线转向天空,雨后云雾飘散,素白的云朵在空中轻盈舞动;风停之后,丹鹤仿佛在低语,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宁静与和谐。接下来,“游人日跻攀,杖屦相绎络”描绘了登山者的活动,他们或独自或成群,或老或少,日复一日地攀登,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

“陆郎吴中来,雅志好丘壑”点明了友人陆有章的身份和爱好,他来自吴中(泛指江南地区),对山水有着深厚的情感。接下来,“哦诗松间题,携酒石上酌”描述了陆有章在松间吟诗题字,在石头上饮酒的情景,体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品味。

最后,“我性亦爱山,方期结幽约”表达了诗人自己也喜爱山林,期待与友人结伴同行的心愿。“兹焉送子去,登陟惨不乐”则是面对离别的哀愁,虽然心中满是不舍,但依然要踏上送行的道路。“远别已伤怀,真境况寥落”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离别后的空虚与寂寞让人心生感慨。“伫立睇大江,孤舟入冥邈”以大江和孤舟作为背景,象征着友人离去的背影渐行渐远,直至消失在远方,画面感强烈,情感表达深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抒发,展现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感的完美融合,以及离别时的哀愁与不舍,是一首充满意境和情感的佳作。

收录诗词(125)

陈高(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顺帝至正十四年进士。授庆元路录事,明敏刚决。不满三年,自免去。再授慈溪县尹,亦不就。方国珍欲招致之,无从得。平阳陷,浮海过山东,谒河南王扩廓帖木儿,论江南虚实,陈天下之安危。扩廓欲官之,会疾作卒。有《不系舟渔集》、《子上存稿》

  • 字:子上
  • 号:不系舟渔者
  • 籍贯:元温州平阳
  • 生卒年:1315—1367

相关古诗词

留别诸友分韵得日字

寒色满大江,北风吹落日。

停舟别诸彦,中怀抱湮郁。

夤缘结金兰,深固比胶漆。

佳会不可常,岁晏政寥慄。

居者成淹留,行者念家室。

分携在俄顷,东西永相失。

俯视流波去,仰看飞鸟疾。

人生如浮萍,乾坤渺萧瑟。

形式: 古风

青田山房为刘养愚赋

幽幽青田山,积翠高千寻。

大溪经其南,白云在山阴。

下有隐者居,卜筑邃以深。

开门面石壁,结构依松林。

墙古薜荔长,砌閒苔藓侵。

檐间戏驯鹿,户外鸣幽禽。

花卉春佳冶,竹木夏萧森。

秋宵月照牖,冬晨雪明岑。

尘坌讵能到,车马绝过临。

其中何所有,乃有书与琴。

逍遥足忘世,俯仰可娱心。

酒熟聊自醉,兴来时独吟。

永谢城市喧,何用怀缨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征妇怨

征夫出门时,征妇泪垂垂。

把酒劝夫饮,执手问归期。

归期今已过,更无消息归。

朝朝倚楼望,只见雁南飞。

形式: 古风

落梅曲

梅花开满枝,无奈晓风吹。

风吹花落尽,争似未开时。

花开终有落,非关晓风恶。

愁杀爱花人,城头复吹角。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