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君实端明洛阳看花(其三)

洛阳交友皆奇杰,递赏名园只似家。

却笑孟郊穷不惯,一日看尽长安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翻译

在洛阳结交的朋友都是非凡人物,游赏名园就像在自己家中一样自在。
他们嘲笑孟郊不习惯贫穷,他竟然在一天之内就看遍了长安的所有花朵。

注释

洛阳:古代都城,这里指唐朝的洛阳。
交友:结交朋友。
奇杰:非凡的人物。
递赏:轮流赏玩。
名园:著名的园林。
似家:像在家里一样。
却笑:嘲笑。
孟郊:唐代诗人。
穷不惯:不习惯贫穷。
一日:一天。
长安花:长安(唐朝首都)的花朵,代指繁华景象。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邵雍所作的《和君实端明洛阳看花》系列中的第三首。诗中,诗人表达了对洛阳友人非凡才识的赞赏,他们一同游赏名园,仿佛置身于自家一般自在。接着,诗人以调侃的口吻提到孟郊,暗示他因为贫穷不常有这样的体验,以致于在一日之间就急切地欣赏完了长安的繁花。整体上,这首诗流露出诗人与友人共享美好时光的愉悦,以及对孟郊独特生活状态的同情与幽默。

收录诗词(1553)

邵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于范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幼年随父邵古迁往衡漳(今河南林县康节村),天圣四年(1026年),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 字:尧夫
  • 生卒年:1011年—1077年

相关古诗词

和君实端明洛阳看花(其一)

洛阳最得中和气,一草一木皆入看。

饮水也须无限乐,况能时复举杯盘。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寒]韵

和张子望洛城观花

造化从来不负人,万般红紫见天真。

满城车马空撩乱,未必逢春便得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和陕令张师柔石柱村诗

君为陕县令,我实康公孙。

始祖有遗烈,托君访其存。

夫君有诗来,题云石柱村。

石柱之始立,于古无所根。

就勒分陕铭,惟唐人之言。

既历年所多,首尾无完文。

难以从考正,将焉求其源。

我患读书寡,知识无过人。

经书史传外,不能破群昏。

从长卿公羊,宜自陕而分。

从君陈毕命,宜成周而云。

二者兼取之,于义似或尊。

分政东西郊,可以陕洛论。

此说如近之,庶几缓纷纭。

甘棠之蔽芾,石柱之青新。

当时之盛事,予不得而亲。

二南之正化,二公之清芬。

千载之美谈,予可得而闻。

弃经而任传,儒者固不遵。

作诗以明之,驰此庸报君。

形式: 古风

和秋夜

久畏夏暑日,喜逢秋夜天。

急雨过脩竹,凉风摇晚莲。

岂谓败莎蛩,能继衰柳蝉。

安得九皋禽,清唳一洒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