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浒溪桃

曲水平桥通宛转。船头响细春潮浅。

小泊村扉争吠犬。人不见。落红如织渔罾眼。

橘刺藤梢随径剪。游丝醉拂东风软。

薄暮酒旗青一展。衫袖卷。数钱曾识当垆面。

形式: 词牌: 渔家傲

鉴赏

这首《渔家傲·浒溪桃》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渔家生活画卷。开篇“曲水平桥通宛转”,以曲水和蜿蜒的桥梁勾勒出一幅宁静而曲折的画面,展现了水乡的独特风貌。接着,“船头响细春潮浅”一句,细腻地描绘了春天潮水轻柔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恬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小泊村扉争吠犬”中,“争吠犬”三字生动地表现了乡村生活的热闹与和谐,犬吠声此起彼伏,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而“人不见”则在对比中突出了环境的幽静,仿佛只有自然与动物在对话。

“落红如织渔罾眼”一句,将落花比作织物,形象地描绘了花瓣飘落的情景,同时巧妙地将渔罾(捕鱼的网)融入其中,暗示了渔家的生活场景。这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含了对渔家生活的赞美。

“橘刺藤梢随径剪”描绘了橘树和藤蔓生长的自然状态,通过“随径剪”这一动作,既体现了农人的劳作,又展现了自然与人类活动的和谐共存。

“游丝醉拂东风软”一句,通过“游丝”和“东风”的互动,描绘了一种轻盈、柔和的动态美,仿佛是春天的微风轻轻拂过,让人心旷神怡。

最后,“薄暮酒旗青一展”和“衫袖卷。数钱曾识当垆面”两句话,分别描绘了傍晚时分酒旗飘扬的景象和回忆中的酒肆场景,充满了淡淡的怀旧之情和生活的温馨气息。整首词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渔家生活的宁静、和谐与美好,同时也流露出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向往和赞美。

收录诗词(246)

顾贞观(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原名华文,、华峰,亦作华封。明末东林党人顾宪成四世孙。康熙五年举人,擢秘书院典籍。曾馆纳兰相国家,与相国子纳兰性德交契,康熙二十三年致仕,读书终老。贞观工诗文,词名尤著,著有《弹指词》、《积书岩集》等。与陈维嵩、朱彝尊并称明末清初“词家三绝”,同时又与纳兰性德、曹贞吉共享“京华三绝”之誉

  • 字:远平
  • 号:梁汾
  • 籍贯:江苏无锡
  • 生卒年:1637-1714

相关古诗词

满庭芳.东亭桂

径敞深秋,轮安满月,绿阴长对清圆。

金泥衫冷,飒沓委金钿。

五夜馚馧不绝,凉如水,胜挟飞仙。

乘风去,蕊珠宫阙,能得几回眠。当年。

携伴侣,小山沉醉,斗韵分笺。

纵闲愁吹坠,不到觥船。

欲觅狂欢旧梦,谁知在、曲阁栏边。

凭记取,生香真色,写照属黄荃。

形式: 词牌: 满庭芳 押[先]韵

玉漏迟.藕荡莲

片帆无恙否,湖光开镜,晚烟低没。

折戟沉沙,中有小乔香骨。

一夜凌波唤起,又欲语、盈盈似活。

秋水阔,蒹葭玉树,总嫌唐突。

新来著个渔人,纵棹解菱丝,绿蓑慵脱。

满目愁予,管领断桥风月。

载去乱头粗服,正相对、淡妆浓抹。

凝伫切,今生为他消渴。

形式: 词牌: 玉漏迟

离亭燕.前题改本

烟水晚来空阔。望处白鸥飞没。

折戟沉沙磨不尽,中有小乔香骨。

谁唤起凌波,欲语亭亭似活。钓罢绿蓑慵脱。

叶底画桡轻拨。粗服乱头相对处,绝称淡妆浓抹。

俗累此全遗,翻恐为伊消渴。

形式: 词牌: 离亭宴

鹊踏枝.顾山山茶

花覆七楼红十里。遍数东南,此树曾无比。

碧海扶桑差可拟,绿云稠叠丹霞绮。

叹息唐昌遗玉蕊。奕叶蟠根,今日能留几。

一宿只园怀帝子,梦魂何处空烟水。

形式: 词牌: 蝶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