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诗人傅若金的《八月十三日至京》描绘了孟秋时节诗人驾车离京,踏上旅程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旅途遥远、晨夕温差变化以及马匹劳顿的细腻描绘,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职责在身、勤勉工作的态度。
首句“孟秋凉飙至,驱车出西门”点明了季节与行动,孟秋之季,凉风习习,诗人驾车从京城西门出发,开始了他的旅程。接着,“去京始弥月,白露忽已繁”描述了离开京城一个月后,白露满地的情景,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旅途的漫长和艰辛。
“兹行亦何为,于役义所敦”则表达了此行的目的,虽然具体原因未明,但“于役义所敦”表明这是一次为了公事而不得不进行的旅程,体现了诗人对职责的坚守。
“山川既悠远,晨夕违凊温”进一步描绘了旅途中的自然景观与气候变化,山川辽阔,晨昏温差明显,展现了旅途的艰苦与壮美。
“我马北以南,岂不贲丘园”通过马匹的活动,侧面反映了旅途的劳顿,同时也暗含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贲丘园”可能是指经过或到达了某些重要的地点或地标,增加了旅途的丰富性。
最后,“努力在王事,贤劳奚足论”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在公务上的努力与辛劳的看法,认为这些付出是职责所在,无需过多言说,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职守的忠诚与淡泊名利的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离京远行时的内心世界和旅途的艰辛,同时也流露出对职责的尊重与对家乡的思念,是一首充满情感与哲思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