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廿一日寻梅到西坞留题山家

昨日看泉到山北,石路巉岩苦攀陟。

寻源未穷力已疲,百步无多几停息。

今朝寻梅到西坞,野旷霜晴好风日。

两株却傍山家开,柴门蓊菀连丛棘。

老樵出迎颇解事,扫石坐我吟其侧。

疏花冷蕊自逞妍,不放寒香洗胸臆。

何郎久没杜陵老,好句独有林逋得。

花虽无情弗与较,嗟我怀抱花宁识。

明当携酒此问春,东风应念重来客。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徐贲的《十二月廿一日寻梅到西坞留题山家》描绘了诗人两次探访山中景象的对比。首联“昨日看泉到山北,石路巉岩苦攀陟”展现了前一日登山寻泉的艰辛,山路崎岖,令人疲惫。而次日“今朝寻梅到西坞,野旷霜晴好风日”则转为阳光明媚的冬日,寻梅之旅显得轻松愉快。

诗人发现两株梅花在农家旁悄然绽放,“柴门蓊菀连丛棘”,简朴的环境更显梅花的孤高。老樵人热情相迎,诗人得以静坐于梅树边吟咏,“疏花冷蕊自逞妍,不放寒香洗胸臆”,赞美梅花的清雅和孤芳自赏的气质。

诗人将梅花与唐代诗人何郎(何逊)和杜甫(杜陵老)相比,感叹只有林逋能写出如此佳句,表达了对梅花独特韵味的赞赏。最后,诗人许诺明日将携酒再来探春,期待东风如故,欢迎他的重访。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对自然景色的欣赏,同时也流露出诗人淡泊的心境和对生活的热爱。

收录诗词(640)

徐贲(元末明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吕山人将来游蜀山因赋诗以要之

草堂窈窕乱山空,流云啼鸟路西东。

薜萝烟杳青林入,芰荷雨满碧溪通。

秾花芳月时时有,花月金樽长汎酒。

蜀山苕水近相连,南风荡漾木兰船。

閒陪钩侣芦洲外,屡觅樵童松障前。

樵童钓侣行相识,吴语蛮歌自朝夕。

梦魂不解齐门竿,怀抱都随谢家屐。

山中风景独君知,结邻谁肯作幽期。

淮南桂树秋摇落,更为重吟招隐诗。

形式: 古风

鹊轩为王孝子作

金华山人王孝子,自来生长金华里。

阿母初生孝子时,鸣鹊飞来树头止。

子生日长母日健,每听鹊声心辄喜。

鹊声在树母在堂,孝子晨昏具甘旨。

愿言阿母享遐龄,鹊声喳喳长在耳。

阿母生子愿子贤,今子作官东海涘。

一朝母逝鹊不来,回首家乡隔山水。

鹊不来兮其奈何,母子恩情那得已。

天高地深恨无托,作轩名鹊良有以。

我亦飘零未归客,父母早殁失怙恃。

十年空守骨肉函,有泪不入黄泉底。

故山非无一抔土,长路风尘阻戎垒。

闻君孝行未识君,为记诗章持送似。

形式: 古风

送主簿王仪中之华亭

山风吹霜溪叶老,鼓笳欲断天未晓。

行人出门鸡乱啼,北斗倒悬月在西。

我停露车客驻马,荒烟潇潇暗平野。

一杯浊酒且须倾,九月垂杨不堪把。

歌声感激弦声繁,座上醉人争笑喧。

相逢相别皆草草,心事纷纷向谁道。

形式: 古风

送许监事北游

杨叶差差花簇簇,离筵小宴春江曲。

金壶酒气暖融香,莺簧初起鹍弦续。

弦声未停君欲行,晴烟濛羃摇双旌。

平原细草尘不动,马蹄声软朱轮轻。

回飙吹断东西陌,蝶骇蜂愁日含夕。

归来醉卧玉堂春,梦里云飞苧山碧。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