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团团璧月印寒潭,时有清风扫碧岚。
照见山人方隐几,洒然无物自沈酣。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清幽的山中景象。"团团璧月印寒潭",璧月如镜般悬挂,映照着清冷的泉水,营造出一种深邃静谧的氛围。"时有清风扫碧岚"则是诗人捕捉到山谷间不时吹拂而过的清新微风,似乎在为这片自然景观增添一份生机与动感。
接下来的"照见山人方隐几"中,山人即隐居于深山之中的修道者或隐士。他们在阳光的照射下,偶尔显现,给人的感觉是既亲切又遥远。"洒然无物自沈酣"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超脱与豁达,他仿佛沉醉于大自然的美妙之中,与万物和谐共存,无所挂念。
史浩通过这短短几句,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境澄明的生活态度。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不失韵味,是宋代文人风格的典型体现。
不详
南宋政治家、词人。高宗绍兴十五年(1144年)进士,由温州教授除太学正,升为国子博士。他向宋高宗建议立太子,以此受知于朝廷,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即位,授参知政事。隆兴元年,拜尚书右仆射。淳熙十年,除太保致仕,封魏国公。宋光宗御极,进太师。绍熙五年,薨,年八十九,封会稽郡王。宋宁宗登基,赐谥文惠。嘉定十四年,以子史弥远贵,追封越王,改谥忠定,配享孝宗庙庭。为昭勋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白鹭栖烟一点明,皎然压倒语全清。
莫言后代无人继,仗锡行将擅此名。
姚江得尉是公先,凤沼居惭我在前。
退处对栽三径柳,追欢时共五湖船。
尚嗟邻好无多日,何遽归程隔九泉。
苒苒衰迟易伤感,送违陡觉泪潸然。
试凭古刹俯江城,追思孙权共孔明。
三国有人成底事,六朝何代不交兵。
中原天子今恹复,北塞胡儿始削平。
附翼攀鳞真际会,小臣亦解说功名。
白旄黄钺拟亲麾,胜气俄周天四围。
犬豕闻风先兽骇,狼狐见月已星稀。
郁葱非雾中原在,岌嶪神京大驾归。
谠议更须频启沃,间无容发是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