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京

劳生悲短晷,曷敢慕轻肥。

白日鬓边落,青山梦里归。

同心乖赠问,岐路惜芳菲。

回首梅花国,吹箫明月知。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出京》是明代末期至清代初期诗人邝露的作品。诗中表达了诗人离别京城时的感慨与思绪。

首联“劳生悲短晷,曷敢慕轻肥。”开篇即道出了人生的短暂与辛劳,感叹时光匆匆,不敢奢望富贵的生活。这里以“短晷”比喻时间的短暂,以“轻肥”借喻富贵生活,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和对时间流逝的深深忧虑。

颔联“白日鬓边落,青山梦里归。”进一步描绘了岁月无情,青春易逝的景象。白日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光辉,而“鬓边落”则暗示着岁月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同时,“青山梦里归”则寄托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向往和对宁静生活的追求,通过梦境中的回归,表达了一种超脱现实、寻找心灵慰藉的愿望。

颈联“同心乖赠问,岐路惜芳菲。”这一联则转向了人情世故的感慨。在离别之际,诗人意识到友情的珍贵,却因种种原因未能及时传递心意,留下遗憾。同时,“岐路惜芳菲”则暗含了对人生道路的选择与珍惜,即使在分别的时刻,也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事物,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思考。

尾联“回首梅花国,吹箫明月知。”最后,诗人以“梅花国”象征高洁的品质和理想的世界,表达了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吹箫明月知”则寓意着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会有知音理解并欣赏自己的心声,体现了诗人对友谊和理解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和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友情、自然以及未来世界的深刻思考和美好期待,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收录诗词(267)

邝露(明末清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道明水望三十六峰

崇山道明水,皦皦石潭清。

上有木龙树,葳蕤闻凤声。

开琴待明月,月向清溪生。

三十六峰里,群仙抗手迎。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淮上

离魂飞故国,多难后时荣。

老向双瞳入,春归百感生。

爱山频驻马,酌酒复听莺。

堪笑无媒橘,遥遥淮上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秋浦鍊药

十州研八石,徙药就空林。

时稼日将酷,古槐春正阴。

披衣咏黄老,酌酒怀青琴。

不有灵仙术,何方可慰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巴陵琴酌送羽人游青城

弹琴劝君酒,君去少知音。

此曲岂不古,拨弦人尽今。

夜移衡汉浅,月落洞庭深。

少别成千岁,依然此夕心。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