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美以游京口诸山篇咏见示(其二)

故人招隐处,踪迹继焦君。

树色衔青阁,江津带白云。

饮猿垂涧接,别鹤入山闻。

不是逢王烈,谁能辨鸟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鉴赏

这首明代黎民表的《王敬美以游京口诸山篇咏见示(其二)》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邃的隐居景象。首句“故人招隐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邀请他一同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对友情的珍视。

“踪迹继焦君”借焦君之名,暗示了诗人追寻隐逸足迹的决心,焦君可能是一位著名的隐士,诗人有意效仿其生活态度。接下来两句,“树色衔青阁,江津带白云”,通过描绘青色楼阁掩映在翠绿树色中,江水边白云缭绕的景色,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环境,寓意着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高洁。

“饮猿垂涧接,别鹤入山闻”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猿猴饮水的声音从山涧传来,仙鹤离去的鸣声在山间回荡,这些细节增添了隐居地的神秘感和远离尘世的氛围。

最后两句“不是逢王烈,谁能辨鸟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敬美的赞美,暗示只有像王烈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意,即通过观察鸟的羽毛纹理来领悟自然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隐居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厚,同时也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

收录诗词(1594)

黎民表(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同李阳谷袁进士暨儿琰夜集得峰字

萍水惬相逢,春杯入夜浓。

宫云流五色,城雪拥千峰。

花月留飞舄,才名得卧龙。

殷勤此携手,霞外觅行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冬]韵

送董生还海宁时欲以春秋疏上不果

草屩来燕市,缝衣返故乡。

叫阍心力尽,垂橐路途长。

著论名堪老,为园计未荒。

吾谋非不用,君自爱沧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荣昭德妃挽歌(其一)

名冠椒风日,恩深桂殿前。

盛筐惟卒礼,辞辇宿称贤。

玉碗留朝奠,珠襦秘夜泉。

华容虽寂寞,龙綍表新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荣昭德妃挽歌(其二)

女德辉彤管,嫔仪肃桂宫。

瑶池云自出,湘水路应穷。

宿草沾晨露,疏杨切暝风。

凤栖遗泽在,能慰九泉中。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