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黎民表的《王敬美以游京口诸山篇咏见示(其二)》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深邃的隐居景象。首句“故人招隐处”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邀请他一同隐逸生活的向往,暗含着对隐逸生活的羡慕和对友情的珍视。
“踪迹继焦君”借焦君之名,暗示了诗人追寻隐逸足迹的决心,焦君可能是一位著名的隐士,诗人有意效仿其生活态度。接下来两句,“树色衔青阁,江津带白云”,通过描绘青色楼阁掩映在翠绿树色中,江水边白云缭绕的景色,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自然环境,寓意着隐居生活的宁静与高洁。
“饮猿垂涧接,别鹤入山闻”进一步渲染了山林的幽深,猿猴饮水的声音从山涧传来,仙鹤离去的鸣声在山间回荡,这些细节增添了隐居地的神秘感和远离尘世的氛围。
最后两句“不是逢王烈,谁能辨鸟文”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王敬美的赞美,暗示只有像王烈这样的人才能真正理解和欣赏这种隐逸的生活方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深意,即通过观察鸟的羽毛纹理来领悟自然的智慧。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通过对隐居环境的生动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友情的深厚,同时也寓含了对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