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一日寒食

残花细雨半钩帘,过雨溪山总翠蓝。

禁火人家春寂寞,莺啼应未到村南。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覃]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三月寒食节的景象,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静谧与生机。

首句“残花细雨半钩帘”,描绘了一幅春雨绵绵、花瓣飘零的画面,半开的窗帘似乎也沾染了这份湿润与宁静,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氛围。残花虽败,却依然在细雨中绽放着最后的美丽,象征着生命的坚韧与不息。

次句“过雨溪山总翠蓝”,雨后初晴,溪流潺潺,山色如洗,一片翠绿与蔚蓝交织,展现出大自然的清新与生机。这里的“总”字,强调了雨后景色的统一与和谐,仿佛一切都被雨水洗涤得更加纯净。

第三句“禁火人家春寂寞”,点出了寒食节的习俗——禁火三天,意味着家家户户不能生火做饭,只能食用冷食。在这样的传统节日里,人们虽然享受着春日的美好,但因禁火而略显寂寞。这句诗通过对比春日的生机与节日的寂静,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尊重与感慨。

最后一句“莺啼应未到村南”,以黄莺的啼鸣为线索,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季节的变化。黄莺的啼声通常能带来生机与活力,但在村南还未响起,或许是因为禁火的原因,或是因为春意尚未完全渗透到每一个角落。这一句不仅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也蕴含了对春天深入探索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春雨、溪山、禁火习俗和黄莺啼鸣的描绘,展现了寒食节独特的氛围与情感,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与生命力,又蕴含了对传统节日的深沉思考。

收录诗词(53)

张宇初(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故园自适

过雨啼莺著意闻,晚香栏槛小桃春。

时光怪杀空归去,似倩垂杨绾住人。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社日雨

桑柘林中正雨肥,谁家醉社板桥西。

风烟只著垂杨柳,莫遣梨花湿燕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

闻莺

绿阴垂地晓闻莺,山雨溪岚郭外情。

正恼病怀无绪久,远风吹作送春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四月三日赴演法观视断碑因赋

雨逐西风遍野蹊,翠林深密石桥迷。

杜鹃不识春归尽,尚送馀寒著处啼。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