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寺丞文宗儒考满十八韵

明堂非一木,得地是良材。

公岂寻常辈,元无寸朽猜。

云何于匠氏,乃置此山隈。

忆自烦花县,徵行且柏台。

青蝇多浸润,赤骥顿徘徊。

仆御怜丞负,官僚喜尔来。

仁言恒利博,吏饰以儒该。

古直梅仙似,精忠信国培。

赋高伤二鸟,职举致千騋。

奏绩书应最,趋朝毂共推。

风云当简拔,盘错任剸裁。

星汉仙槎近,蓂墀晓荚开。

莫因高入步,浑忘旧衔杯。

忧鬓惊衰丑,遗经惜乱堆。

世家虽太史,俸秩假庸才。

恐老皆山郡,羞同不雨雷。

塞翁明得失,河上任迟回。

早晚三江去,鲈鱼觅四腮。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吕㦂所作的《送寺丞文宗儒考满十八韵》。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表达了对友人文宗儒即将结束任期、离开官场的复杂情感。

首句“明堂非一木,得地是良材”以“明堂”象征朝廷,以“一木”比喻个人,强调了人才在合适位置的重要性。接着,“公岂寻常辈,元无寸朽猜”赞扬了文宗儒非凡的才能与品德,暗示其并非平庸之辈,不会被世俗猜疑。

“云何于匠氏,乃置此山隈”则以“匠氏”比喻知人善任的君主或上司,表达了对文宗儒被安置在适当职位的认可。接下来的几句“青蝇多浸润,赤骥顿徘徊”通过对比青蝇(比喻小人)与赤骥(比喻贤士),形象地描绘了官场中的复杂环境,以及文宗儒面对诱惑时的坚守。

“仆御怜丞负,官僚喜尔来”展现了文宗儒离任前后不同人群的态度变化,体现了其人格魅力和影响力。后半部分“仁言恒利博,吏饰以儒该”进一步赞美了文宗儒的道德品质和治理能力。

“古直梅仙似,精忠信国培”将文宗儒比作古代忠诚的官员,表达了对其忠诚与奉献精神的高度评价。“赋高伤二鸟,职举致千騋”则通过类比,赞扬了文宗儒的才华与业绩。

“奏绩书应最,趋朝毂共推”肯定了文宗儒的工作成绩,并预示了他未来的发展前景。“风云当简拔,盘错任剸裁”表达了对文宗儒才能的期待,希望他能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施展才华。

“星汉仙槎近,蓂墀晓荚开”以星汉、仙槎、蓂墀、晓荚等意象,象征着文宗儒即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莫因高入步,浑忘旧衔杯”提醒文宗儒不要忘记过去的朋友和经历,保持谦逊和感恩之心。

最后,“忧鬓惊衰丑,遗经惜乱堆”表达了对文宗儒年华易逝、知识积累可能被遗忘的担忧。“世家虽太史,俸秩假庸才”暗示文宗儒虽然出身不凡,但仍需谨慎行事。“恐老皆山郡,羞同不雨雷”表达了对文宗儒未来的美好祝愿,希望他能像山郡一样稳重,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整首诗情感丰富,寓意深远,既是对文宗儒个人才能和品德的赞美,也是对其未来发展的美好期许。

收录诗词(71)

吕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徐氏古溪草堂

家在金溪住古溪,今人知胜昔人迷。

未将门地誇江左,已觉风流过瀼西。

一棹清寒归后晚,数峰连影向前低。

区区结网心长有,何日鸳湖学稳栖。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送方参议之浙藩

湖山开省壮东南,君自司农拜少参。

财赋独怜西浙尽,民情先向旧都谙。

柳堤细浪楼船动,薇阁凉风画栋含。

若到分司真卧治,心同明月照江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

寄汝调元勋

家贫僦屋未安居,已愿閒官不愿馀。

风静积尘悬户牖,雨深荒菊卧阶除。

因过乡井心常切,仗有亲朋迹未疏。

安得衔杯如二妙,招邀那复待巾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朱良弼应贡还

昔曾故国知名久,我自今年会汝初。

海内奇才归禹贡,箧中经术老关雎。

晨辞魏阙钟声早,暑退秦淮树影疏。

归去青山应不负,传家还有五车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