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辙二门(其一)

劫火曾洞然,木人泪先落。

可怜傅大士,处处失楼阁。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药]韵

翻译

经历过劫难的烈火,木头人的眼泪先落下。
多么可悲的傅大士,他在各处都失去了他的楼阁。

注释

劫火:指经历的巨大灾难或变故,如战火。
洞然:明显、彻底。
木人:可能指雕像或者象征无情无感的人。
泪先落:形容在困境中情感的流露。
可怜:令人同情或悲哀。
傅大士:可能是位人物的名字,也可能指有道行的高僧。
处处:到处,各个地方。
失楼阁:失去重要的居所或精神寄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劫后余生的画面,"劫火曾洞然"暗示了一场巨大的灾难,可能是火灾,使一切都变得焦黑和毁灭。"木人泪先落"中的木人,可能象征着无情感的物体或雕像,在这样的悲剧面前,连它们都仿佛流下了泪水,表达了深深的哀痛。

诗人接着以"可怜傅大士"点出了一位名叫傅大士的人物,他可能是一位得道高僧或者信仰者,面对这满目疮痍的景象,他的楼阁(可能象征他的精神寄托或理想)在四处失落,显得无比凄凉和无助。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灾难带来的巨大冲击以及人们对失去的精神家园的深深惋惜。释重显作为宋代的禅宗僧人,他的诗歌往往寓含深沉的哲理与人生感慨,这首诗也不例外。

收录诗词(408)

释重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革辙二门(其三)

祖佛未生前,已震涂毒鼓。

如今谁乐闻,请试分回互。

形式: 五言绝句

夏寄辩禅者山房

枕簟云作屏,必固黄金宅。

轩窗月为昼,岂止虚生白。

麟龙愧头角,雕鹗惭羽翮。

庶拟群类心,在宽如在窄。

形式: 古风 押[陌]韵

病起酬如禅德

大明一寸光,腐草一何假。

人命呼吸间,诚哉是言也。

呼之曾已休,吸之尚未舍。

寄问诸苦源,来者不来者。

形式: 古风 押[马]韵

颂一百则(其八十九)

见之不取,思之千里。好个班班,爪牙未备。

君不见大雄山下忽相逢,落落声光皆振地。

大丈夫,见也无,收虎尾兮捋虎须。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