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点绛唇·送訚如之永平次韵》由清代诗人顾光旭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送别友人时的凄凉景象与复杂心情。
“满目苍凉,青山一带西风树。” 开篇即以苍凉的景色渲染离别的氛围,青山在西风中摇曳,仿佛也在诉说着离别的哀愁。这里运用了借景抒情的手法,将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物的情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深沉而悲凉的意境。
“天涯骓住。那更天涯去。” “骓”在这里可能是指友人的马,也可能是比喻友人远行的艰辛与孤独。这两句表达了对友人即将踏上漫长旅途的不舍与担忧,同时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遥远与艰难。
“匹马卢龙,指点榆关路。” 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地点——卢龙和榆关,这两个地名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军事意义。通过“指点”一词,不仅展现了友人行进中的坚定与决绝,也暗含了诗人对其未来旅程的关切与祝福。
“秋无数。冷烟残雾。不算销魂处。” 最后四句,诗人将目光转向了秋天的景色,用“无数”、“冷烟”、“残雾”等词语描绘了一幅凄清的画面。这些意象不仅增添了季节的特征,也加深了离别的哀愁与感伤。最后一句“不算销魂处”,则是在强调这种离别的痛苦与哀愁已经超出了言语所能表达的范畴,达到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深度。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以及对离别情感的细腻刻画,展现了一种深沉而哀婉的艺术风格,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思念与不舍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