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寿楼春》由清代诗人陈家庆所作,描绘了江南春归时节的哀愁与感慨。词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悲凉景象。
开篇“逢江南春归”,点明时节与地点,江南春景的美丽与生机,却伴随着主人公内心的惆怅。“怅匆匆岁月,零落芳菲”一句,直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接着,“几日哀鹃,啼瘦沈郎腰围”运用典故,哀鹃啼鸣,仿佛在诉说主人公内心的哀伤,而“沈郎腰围”则暗示了身体的消瘦,形象地表现了情感的沉重。
“空剩得柳枝肥好,倩他轻扶残晖”描绘了一幅柳树在夕阳下轻轻摇曳的画面,柳枝的茂盛反衬出主人公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接下来,“看尘涴雕梁,泪迷粉阁,双燕认依稀”通过描写灰尘覆盖的雕梁、模糊的粉阁以及辨识困难的双燕,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荒凉与情感的迷茫。
“情深浅,心低徊”直抒胸臆,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内心的挣扎。“数天涯万里,肠断魂飞”则将情感推向极致,描述了主人公因思念远方亲人或爱人而产生的痛苦与绝望。“省识繁华如梦,旧游都非”揭示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与现实的落差,以及对失去的惋惜。
最后,“无意绪,牵罗帷。总玉纤、慵调琴徽”表达了主人公因情绪低落而无心参与日常活动,甚至懒得弹奏乐器。“又梅子江城,阳关唱时花雨微”以梅子成熟、江城景色和阳关曲调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凄美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词中的哀愁与离别之情。
整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时的深深感慨与无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