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鬼谣.山楼听雨有感

倚危阑、半阴斜日,野云窗外飞起。

山楼乍满西风冷,襟袖暗沾烟水。云际里。

分不出、浓青淡绿苍茫耳。空濛眼底。

但电掣金蛇,雷惊幽谷,尘世亦闻否。

黄昏后,入夜时鸣不已。旧游今昔难比。

年来多病身心懒,独坐剪灯凭几。愁难理。

慢付与、青笺斑管从头纪。伤心已矣。

奈听雨听风,恼人滋味,愁可有涯涘。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鉴赏

这首《山鬼谣·山楼听雨有感》由清代女诗人顾太清所作,描绘了山楼听雨的情景,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深邃的哲思。

开篇“倚危阑、半阴斜日”,以静谧的景象引入,夕阳半隐,微风轻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接着“野云窗外飞起”一句,云彩在窗外飘动,为画面增添了几分动态美,同时也暗示着时光的流转与变化。

“山楼乍满西风冷,襟袖暗沾烟水。”西风吹过山楼,带来一丝凉意,诗人仿佛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湿润与寒冷,这种感觉通过“襟袖暗沾烟水”这一细节得到了生动的展现,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云际里。分不出、浓青淡绿苍茫耳。”云层之间,色彩交织,浓淡相间,展现出一幅辽阔而模糊的画面,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这里的“苍茫”二字,不仅描绘了视觉上的广阔,也蕴含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感慨。

“空濛眼底。但电掣金蛇,雷惊幽谷,尘世亦闻否。”空旷的视野中,闪电如金色的巨蛇划破天际,雷声轰鸣,似乎在幽谷中回响,这不仅是自然现象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反映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与思考。

“黄昏后,入夜时鸣不已。”随着夜幕降临,雨声不绝于耳,持续不断地敲打着心灵,引发了一系列的思绪与情感波动。

“旧游今昔难比。”对比往昔与今日,诗人感叹时光荏苒,世事变迁,昔日的美好与现在的孤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诗作的深度与情感的复杂性。

“年来多病身心懒,独坐剪灯凭几。”年岁渐长,疾病缠身,身心疲惫,独自一人坐在灯下,依靠着桌子,这种孤独与无奈的情绪跃然纸上。

“愁难理。慢付与、青笺斑管从头纪。”面对难以排解的愁绪,诗人选择用文字来记录这一切,希望通过书写来梳理思绪,寻找内心的平静。

“伤心已矣。奈听雨听风,恼人滋味,愁可有涯涘。”最终,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即使听雨听风,感受着无尽的愁苦,也无法找到尽头,这种深深的无力感贯穿全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面对自然与人生变化时的复杂心情,既有对美好过去的怀念,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清代女诗人顾太清作品中的佳作之一。

收录诗词(364)

顾太清(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名春。原姓西林觉罗氏。嫁为贝勒奕绘的侧福晋。她为现代文学界公认为“清代第一女词人”。晚年以道号“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因而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纳兰性德),女中太清春()”之语[1]。   不仅才华绝世,而且生得清秀,身量适中,温婉贤淑。令奕绘钟情十分。虽为侧福晋一生却诞育了四子三女,其中几位儿子都有很大作为

  • 字:梅仙
  • 籍贯:满洲镶蓝旗
  • 生卒年:1799-1876

相关古诗词

南柯子.中元由金顶山回南谷山中书所见

絺绤生凉意,肩舆缓缓游。连林梨枣缀枝头。

几处背阴篱落、挂牵牛。远岫云初敛,斜阳雨乍收。

牧踪樵径细寻求。昨夜骤添溪水、绕村流。

形式: 词牌: 南歌子

比梅.清明前二日,墙角白桃花为风雪损坏

比到梅花憨弱。比到梨花轻薄。

先占早春开,却也丰姿绰约。吹落。吹落。

怪煞雪风交作。

形式: 词牌: 如梦令

蓦山溪.慈溪看捕鱼作

垂杨枝外,一片桃花水。

临水野人家,好生涯、叉鱼活计。

疏篱草舍,三五自成村,称鱼市,儿童戏,也效叉鱼技。

飞花万点,乱卷东风起。

晒网趁斜阳,射金波、落霞影里。

言斤论两,鱼价细评量,同妇子,谋生耳,此外无余事。

形式: 词牌: 蓦山溪

诉衷情令.咏墙东海棠

欲开犹敛意融融。丰韵特娇慵。

担荷春光多少,生怕动微风。扶绛萼,倚芳丛。

粉墙东。好花易落,者些态度,谁适为容。

形式: 词牌: 诉衷情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