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奴娇九首(其八)

洞箫吹罢,记前身明月、今生才子。

何物能销愁万古,大抵情之一字。

花底闻声,尊前对影,商略浑无计。

东风昨夜,画桥杨柳眠起。

我自倦旅江湖,但少年飘荡,中年蕉萃。

画壁双鬟词一卷,赢得狂名而已。

海水天风,琼楼玉宇,绝调君能继。

碧云日暮,山中同采兰芷。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鉴赏

这首《念奴娇》以洞箫为引,开篇即营造出一种幽静而深邃的意境。"洞箫吹罢,记前身明月、今生才子",将箫声与明月、才子相联系,既描绘了音乐之美,也暗含着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与感慨。接下来的"何物能销愁万古,大抵情之一字",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永恒愁绪的探寻和对情感本质的思考。

"花底闻声,尊前对影,商略浑无计",通过具体的场景描写,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思考的主题。"东风昨夜,画桥杨柳眠起",以自然界的更迭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环,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我自倦旅江湖,但少年飘荡,中年蕉萃",直接揭示了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既有对过往岁月的回忆,也有对当前处境的无奈。"画壁双鬟词一卷,赢得狂名而已",通过对比,展现了诗人对艺术创作的执着与对名声的淡然态度。

最后的"海水天风,琼楼玉宇,绝调君能继",将视野拓展至更为广阔的空间,表达了对高雅艺术传承的期待和对未来的憧憬。"碧云日暮,山中同采兰芷",以自然景象结束,寓意深远,既是对美好时光的留恋,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念奴娇》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对个人经历、情感体验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艺术、自然等多重主题的深刻思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趣味。

收录诗词(222)

蒋敦复(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九首(其九)

黄河东走,落天上一曲、一千余里。

银汉秋高通地脉,有客乘查而至。

摘袖星青,鸣机锦绿,舵转红霞尾。

浩然风露,不知今夕何世。

从此传遍人间,七月七日,牛女长相会。

恩眷神仙犹未断,脉脉盈盈一水。

色界分明,情天缥缈,云海愁无际。

平生凿空,归来还报天子。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摸鱼儿五首(其一)

过清明、画桥人散,天涯知渐春暮。

名花一半东风恶,又被无情丝雨。愁几许。

算只有、垂杨尚劝流莺住。海棠怨否。

问靓影谁怜,别来数日,泪眼竟无语。

芳菲节,重忆秋千何处。楼高终把人误。

鸳鸯照水横波媚,换了凄凉鸥鹭。应更苦。

纵盼断、江潮不见双鱼素。如今倦旅。

但酒病诗医,魂消梦受,目送乱红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五首(其二)

荡湖烟、红窗六柱,满湖都是花气。

芳魂一缕随风引,值得此中销未。情早系。

爱生小、吴娘秪抱鸳鸯睡。珠帘近底。

有眉语些些,鞋尖叠叠,幽怨凤箫寄。

山塘路,十载青衫蕉萃。画船听雨曾记。

寻前便解相思苦,不待管弦终矣。临别意。

怕黛点、飞霜夜夜吹鹃泪。蘋波又起。

似重见春人,回身碧玉。依约好年纪。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摸鱼儿五首(其三)

买陂塘、旋栽杨柳,柳边长聚鸥鹭。

双溪千树村家独,问讯桥名红土。君小住。

爱居士、头衔自把清凉署。浮生未误。

看风月情怀,烟霞痴痴,高卧此林坞。

人间世,第宅王侯几许。夕阳芳草无主。

云山四壁堆图画,移取神仙家具。花影度。

听弹瘦湘弦,一鹤来微步。柴门日暮。

但枯笠寻诗,瘿瓢贳酒,三两素心侣。

形式: 词牌: 摸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