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雁

征鸿素缟过南楼,衣褐同群孰与俦。

云外排行分玉李,天边印字带银钩。

高飞远寒疑云鹤,低落平沙类雪鸥。

夜月芦花无认处,惟闻嘹唳数声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大雁身披素白过南楼,身穿粗布与谁为友共游?
它们在云端整齐排列如玉李,天边飞翔时留下银色印记似钩挂。
高飞入寒空疑似云中仙鹤,低落在平沙如同洁白的海鸥。
夜晚月光下的芦花辨识不清,只听见几声秋天的雁鸣声声入耳。

注释

征鸿:远行的大雁。
素缟:白色丧服,这里形容大雁羽毛洁白。
衣褐:穿着粗布衣服。
俦:同伴,朋友。
云外:天空之外。
玉李:比喻排列整齐的大雁。
银钩:形容大雁飞翔时留下的痕迹像银色的钩子。
芦花:秋季常见植物,此处代指芦苇。
嘹唳:雁鸣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白雁南飞的景象。"征鸿素缟过南楼",诗人以素缟形容白雁,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它们洁白如霜的羽毛掠过楼头的场景。"衣褐同群孰与俦",将白雁与穿着褐色羽毛的群鸟对比,强调了白雁的独特和高洁。

"云外排行分玉李",运用比喻,将白雁排列成行比作玉树琼枝,形象地描绘出雁阵在云端的优雅队形。"天边印字带银钩",则以银钩形容雁嘴,仿佛它们在天边书写,增添了动态的意象。

"高飞远寒疑云鹤",写白雁在高空翱翔,与云鹤相仿,给人以清冷高洁的感觉。"低落平沙类雪鸥",则描绘它们降落时如同雪鸥般洁白,落在沙滩上,和谐宁静。

最后两句"夜月芦花无认处,惟闻嘹唳数声秋",通过芦花和秋夜的寂静,衬托出白雁鸣叫的寥寥几声,更显其孤独而坚韧的形象,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整体来看,黄庚的《白雁》通过对白雁的细腻描绘,传达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及对孤高品格的敬仰。

收录诗词(436)

黄庚(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出生宋末,早年习举子业。卒年八十馀。晚年曾自编其诗为《月屋漫稿》。事见本集卷首自序及集中有关诗文。诗,以原铁琴铜剑楼藏四卷抄本(今藏北京图书馆)为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两本卷次不同,文字亦各有错诲空缺,而底本多出校本诗十馀首

  • 字:星甫
  • 号:天台山人
  • 籍贯:天台(今属浙江)

相关古诗词

岁晚书怀呈月山太守

光阴催我老,衰病亦堪怜。

残腊不多日,馀生能几年。

有为俱是妄,无事即成仙。

近得安心法,蒲团学坐禅。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次郑朴翁国正见寄

云深红日出林迟,晞发檐前力未衰。

老爱归田追靖节,狂思入海访安期。

春风巷陌杨花后,故国江山杜宇时。

一种閒愁无著处,倚窗重读寄来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江湖伟观

环峙山川秀气钟,人烟楼阁郁重重。

潮生潮落东西浙,云去云来南北峰。

海曙扶桑红影湿,堤春杨柳绿阴浓。

子胥已远岳侯死,斗柄聊洗磊块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灯花

发生元不假栽培,一点春从午夜回。

自喜结根依小草,不愁飞片点苍苔。

荧荧有艳蛾频扑,澹澹无香蝶不猜。

窗下敲棋红烬落,更深约客不曾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